清明三天假期,無人約,約無人。假期第一天,美美的睡醒一覺,起床時早已接近午時,吃過中飯后,一個人覺得無聊,于是就去了圓明園。早春天氣如斯,不出去走走太可惜了。
在此之前對圓明園的印象只停留在課本中那個著名的西洋景觀廢墟遺址上,停留在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屈辱歷史中。我不知道,更無法想象,毀滅之前的圓明園到底 是怎樣的一種景象。我想真得就是如同歷史課本上所說的,圓明園繼承了中國3000多年的優秀造園傳統,既有宮廷建筑的雍容華貴,又具體江南園林的委婉多姿,同時又汲取了歐式園林的精華,把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筑融為一體。
在大學時,一位政治老師為我們播放過紀錄片《圓明園》。紀錄片是開始通過康熙到乾隆年間的清朝宮庭畫師郎世寧的口吻,講述了圓明園的修建過程;到了乾隆以后的年月又采用現代人回憶旁白的方式,講述了圓明園在建成后的毀滅過程。整個紀錄片的背景色,復古的昏黃色,一是示意這是對古代歷史事件的復原想象,二是仿佛是想告訴人們大清帝國這個盛世王朝,早已如同黃昏落日,只剩下的日落時那幾屢晚霞余暉,等待它的必定是衰弱與沒落。
當我買完票準備進去時,在路上連續聽到旁邊的幾個游客看著門口附近的那個圓明園游覽全圖說,那個西洋景觀廢墟在哪?我想大多數人之所以來圓明園都是奔著那個著名的廢墟而來的,同樣我也是這樣的目的。然而在路上,我不禁想,為何這么多國人千里迢迢地趕來北京,特意或非特意,目的就是要看那堆石頭呢?是僅僅是為了滿足個人好奇只想知道那個石頭堆究竟是什么樣子的,還是為了緬懷一下那段民族的傷疤呢?在我看來,圓明園,已經毀滅的圓明園從它被燒毀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永遠不可抹掉的傷疤,我想當我們面對甚至撫摸這個傷疤時,我們的內心應該是痛苦的,痛恨的,又是無限無奈而又惋惜的。痛苦于國家和民族的屈辱,痛恨于英法聯軍的強盜行徑和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無奈惋惜于這么一個美輪美奐的皇家園林就此毀滅,無數幾千年積累的奇珍異寶要么被毀滅,要么被這兩個強盜貪婪無恥地掠奪而走。
一個人跟隨著來往絡繹不絕人流漫步游覽,并沒感覺到任何的孤獨與失落,反而覺得一個人游玩有一個人的好處,起碼自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待在某個景點盡情的拍照,無需顧及同伴的步伐。更何況,來到圓明園,如果不是和志同道合者一同游覽,一個人卻是最合適的,面對著這樣一片斷壁殘垣,哪還有什么一起玩的興致。
到了園中漸漸地發現,竟然沒有多少建筑物,有的只是空有對該處景點的想像圖與來源介紹,有的只是建國后被考古挖掘出來的地基與亂石堆。本以為會像在頤和園里面一樣看到一排排古老的亭臺樓閣,宮殿長廊,然而什么也沒有,只有茫茫大湖,只有一條條長長的江南水鄉似的石徹河堤,只有一幕幕布各具特色的小橋流水,只有初春時節最吸引人注目、觀賞、拍照留念的一朵朵各類花朵。除此之外,或許能夠供游人觀賞的恐怕只剩下那座殘破的西洋景觀遺址了吧。匆匆走過一個又一個所謂的景點,因為除了水除了花草除了斷壁頹垣,真得沒什么可看的。然而那些景點的名字,又讓游人忍不住想像到底是怎樣的一幅景觀,就如平湖秋月、廓然大公、曲院風荷、涵虛朗鑒、長春仙館、坦坦蕩蕩等等。古人們對景點起名字總能了了幾字便能將其特點形象地表達出來,意韻非凡。
一路走下來,心情竟然變得越來越沉重,沒有了任何先前游玩的心情,特別是在走到”坦坦蕩蕩“那座平坦而又空曠的飼魚臺時,背對著黃昏落日,望著這空曠的、亂石雜放的古老孤臺,內心竟是一股莫名酸楚,就連眼眶也跟著一陣紅熱。在西洋景觀遺址區,我并沒看到歷史課本中那般遺址圖,只看到一片毫不成形的亂石堆,也許保護起來了,更或許這幾年又被自然給毀壞掉了。一路上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 原因導致圓明園被毀滅?難道是只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與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嗎?我承認,毀滅是任何事物的最終歸宿,這個偌大的富麗堂皇的皇家園林也不例外。但這種歸宿有長有短,有早有晚,有自然而然,也有人為毀滅。但自然而然的毀滅與消失,就如同的一個人壽終正寢,無法避免,雖說可惜,但這也是其命運使然。然而將這樣一座如 一個剛剛煥發生機的年輕人的皇家園林就此毀滅掉,何止是暴殄天物,也不止是中華民族的恥辱,更是人類文明歷史的恥辱,人類的野蠻習性似乎無論經過多少年的進化,更無論經過幾千年的文明洗禮也無法洗脫出去。
想一想,在人類五六千年文明時上有多少這般人類燦爛文明的寶貴遺產都已消失在歷史的波濤之中,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在歷史對它們的只言片語的記載中,展開豐富的想象。只要記憶與想象不消失,文明也不會消失。前天剛看完最強大腦第三季最后一期腦王爭霸賽,當最后一位中國少年選擇挑戰的項目時,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幾十幅從古到今,人類歷史上著名建筑的沙畫圖,在贊嘆沙畫大師們地高超藝術的同時,更是對人類文明所遺留的文化瑰寶嘆為觀止。然而很可惜的是,當選手完成記憶過程,這幾十幅壯麗的沙畫不得不要被毀壞掉,當一幅幅建筑沙畫消失在觀眾眼前時,眾人發出一陣陣哇哇的可惜感慨聲,而主持人這時說道:“不過大家不要遺憾,其實我們的歷史遭遇了多少天災人禍,但是今天,我們要告訴各位的是,我們可以抵御不住天災人禍,但是我們唯一戰勝它的就是我們的記憶。“?
但愿歷史不再重演,即使沒有天災人禍,我們也應該保護好先人們給我們留下的文明物質遺產。銘記歷史,方能文明永續。恥辱的歷史,不應該更不能再次在中華民族的古老土地上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