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由內而外的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

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者曉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開門。前幾日,我重新閱讀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我一直以為這本書是教你提高效率的,結果不是。以前粗略讀過,大致了解講什么內容。前幾日又認真讀,因為人還是需要從內而外的感覺自信,由內而外的自產能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會真正自信,閱讀雞湯及各種書籍,只不過是“阿司匹林”和“創可貼”罷了。只學不做等于沒學,只知不做也等于未知。我愿意一點一滴的去改變。

關于自信心,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有點自卑的人,不自信,太過于在乎別人的想法。而我正在往追求自信,不在乎別人看法的路上走??催@本書,讓自己內心得到一個心里認識,如果真正的積極主動,轉變愛抱怨的想法,才能真正掌控生活,人生也算打開了新局面。

前幾日在網上讀到一篇文章,關于改善自卑的,但是于我效用不大,我自卑的根源是情感上不能獨立。生理上無法獨立(癱瘓或殘疾)的人需要幫助;情感上不能獨立的人,其價值和安全感都來自他人的看法,一旦無法取悅別人便會極度沮喪;智力上無法獨立的人需要他人幫忙思考和解決生活中的大小問題。

情感獨立的人信心十足,能自我管理,不因他人的好惡而形象自我價值評價。我病根很可能源于小時候家庭教育的影響,以及大學時與室友的相處模式。

在書中做了得分測試,我給自己的分數都很低,因為覺得這些優良品質我都做不到,就如積極主動的這三點:

1、 我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2、 我把注意力集中于我能有所作為的事情上,而不是集中于我無法控制的事情上。

3、 我敢于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而不是埋怨環境,責備他人。

這三點,我認為我都無法做到,不過我可以從現在開始試著做,人生最重要的,還是思維的威力,轉變一個思維,人生便大有不同。就如書中護士的故事,她曾經看護過一個算得上世界上最挑剔、最難伺候的病人。她做什么他都覺得不夠好,不但從來沒有一句感謝的話,而且還處處找茬,與她作對,結果她每天都過得十分痛苦,然后不由自主地把痛苦發泄在家人身上。其他護士也有同感,他們簡直希望他早點死掉。

我們在生活中,肯定也遇到如此棘手,如此氣憤的事情,那些莫名其妙惡語傷人的客戶,那些閻王爺一樣仿佛自以為手中掌握你生死大權問一句就罵回來的人,或者一些讓自己氣急敗壞而跳腳的事情。我們所經歷的一切,確實如作者所說,“除非你愿意,否則沒人能傷害你?!蔽覀兛梢赃x擇自己對一件事情的回應態度,我們可以選擇氣急敗壞、發脾氣,我們可以選擇痛苦,也可以選擇不痛苦。我們可以受制于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也可以不受制與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

我們只有變成一個情感獨立、積極主動的人,只有一點一滴的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才能成長成一個真正強大的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