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百年孤獨》才聽說《霍亂時期的愛情》比這本諾獎作品更具有可讀性,而我一直對于充滿溫度的可讀性強的讀本更有興趣,就這樣,先于《百年孤獨》,利用3個晚上1個周末完結了這部愛情著作的閱讀,很多地方讓我駐足思考,有震撼、有感慨、有不解,看了很多讀后感,決定還是要自己寫點東西,以作紀念。
故事從胡維納爾 烏爾比諾醫生的死開始讓人欲罷不能(上帝,我終于記住了這個復雜的名字),費爾明娜 達薩,這個與他相守多年的妻子,竟然有一個愛慕她五十一年九個月零四天的影子--弗洛倫蒂諾 阿里薩,并在他去世當天再次向自己的寡婦妻子表明自己忠貞不渝的感情,于是一部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史詩拉開了序幕......
其實對于費爾明娜為什么旅行歸來以后見到弗洛倫蒂諾后突然之間拒絕了他我還是有些不解,雖說愛情有時候就是無法解釋,但是上一秒她還在為兩人未來的家做著打算,下一秒鐘竟然堅決的拒絕了他,有些不解,可能費爾明娜是水瓶座吧,哈哈,不要打我
兩個人的婚姻其實應該是世俗的代表,名門望族,兒女雙全,夫妻恩愛......這些東西是很多待字閨中的女孩所期望的,可是費爾明娜卻始終覺得自己不幸福,就像書中所,講給她的世俗的好處:安全感、和諧和幸福,這些東西一旦相加,或許看似愛情,也幾乎等于愛情,但他們終究不是愛情。其實這些也加重了讀者的彷徨,愛情當真就是生活中的這些最需要的東西嗎?事實上,在這些幸福的光環下,兩個人的生活是一地雞毛,緊張的婆媳關系、迥異的生活習慣、保守的小姑們、莫名的無休止的爭吵、丈夫的婚內出軌......這些將兩人中間短暫的愛情磨成了泡沫,似乎不見蹤影,可是醫生又總能在厭惡之余和妻子在浴室不忘歡愉。我相信醫生是愛妻子的,臨終前那句:上帝知道我有多愛你,說明了這一點。或許這就是現實婚姻,忍受著兩看兩相厭,維持著婚姻的穩定,這就是幸福!突然想到陳奕迅的穩穩的幸福,可以碰觸,就像醫生婚內出軌一樣,碰觸到了婚姻的紅線,妻子憤怒不已,可是出走兩年,醫生趕到表姐的農場接她時,她的反應就是感謝上帝,自己終于可以回家了!我想這是一段完美的婚姻
弗洛倫蒂諾,這個在精神上追隨了費爾明娜半個多世紀的影子,因為一個眼神,便將自己的一生用來追尋名叫愛情的東西,還好,馬爾克斯足夠寬容,給了他一個完美的結局。可是我不太認同的是他對于肉欲的不停追求,似乎褻瀆了這份半個多世紀的精神忠貞。轉念一想,如果連肉欲的追尋都剝奪了似乎太過殘忍,以前可能會對費爾明娜的拒絕趕到殘忍,對弗洛倫蒂諾的執著趕到憐憫,可是現在看來弗洛倫蒂諾應該是感謝此生有這個可想可念可等的人,一生,為你,足以
故事讀到結尾,醫生死后,兩人開始互通書信,決定要見面的時候,我的內心十分緊張,生怕又是一個泡沫,也許出現的人又只是幻想中的那一個,還好,你還是你,我想象中的那個你,真好
對于選擇的讀本,楊玲老師翻譯的版本真的很不錯,文筆細膩,很符合國人的閱讀習慣,沒有蹩腳的句子,十分流暢。同時也不得不夸贊一下諾獎得主的文筆,當之無愧的諾獎得主,對于人物心理活動的描述、故事發生時代場景的鋪墊十分詳盡,跨世紀的愛情史詩描寫的一氣呵成,值得一讀再讀,也希望大家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愛情答案
另:07年的電影拍得真是不怎么樣,看完原著迫不及待的去看了電影,故事情節推進的過快,女主角的選擇感覺有失誤,原著中的女主驕傲、冷漠,可是電影中的角色眼神凄楚可憐,完全沒有驕傲冷漠可言。男主角弗洛倫蒂諾冷漠的眼神也沒有表現出來,反倒是穿著像個貴族,演的像個猥瑣老大叔,尤其是走路......就是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在120多分鐘的電影中實在是難為了導演......不過情節基本都在,想了解大概的朋友可以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