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昨天和今天分別閱讀了2、3章和4章,開始由閱讀的活力和藝術,進入閱讀的層次了。
我做了手寫版筆記,還實踐了一下書里的閱讀方法。
有很多收獲想和你聊聊。
閱讀前的問題:
第2、3章:
1、閱讀有幾個層次,分別是什么?
2、請簡單描述一下幾個層次的關系。
第4章:
1、什么是檢視閱讀?
2、如何進行檢視閱讀?
3、檢視閱讀適用于哪些類型?
4、速讀和略讀/粗讀有什么區別?
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題。
第2、3章
1、閱讀有幾個層次,分別是什么?
2、請簡單描述一下幾個層次的關系。
閱讀有四個層次,層次高的包含了較低層次的特性。從低到高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基礎閱讀包含4個階段。
第一階段,閱讀準備階段,一般在一個人出生到他6、7歲的時候。用于識字和掌握一些最基礎的東西。
第二階段是學會讀一些簡單讀物,相當于一年級學生的水平。能夠看圖識字,從不懂到讀懂一句話的意思。
第三階段是快速建立字匯能力,不同的閱讀目標應用不同的技巧。這個階段能達到四年級學生的水平,他們也會主動地擴大視野。
第四階段是精煉和增進前面已經學會的技巧,這個時候相當于九年級學生的水平,閱讀時能夠消化,遷移自己以往的閱讀經驗,并且對比觀點。
第4章
1、什么是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其實包含兩種,一種是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還有一種是粗淺的閱讀。
2、如何進行檢視閱讀?
在第1章的時候,我們說過閱讀是一種活動,并且越主動效果越好,檢視閱讀也包含了基礎閱讀的特性。今天所說的重點是圍繞檢視閱讀一: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來進行,它大概分為5個步驟。
第1步,閱讀書名和序言,特別要注意副標題,目的是確立這個書籍的主題和它所屬的類別。
第2步,查看目錄頁和索引。查看目錄是為了查看全書的結構和題旨;索引是要查看所引用的學科、書籍和議題范圍,也可以重點關注一下那些引用較多頁數的文獻,重點查看包含這些文獻的那幾頁內容,其中就很有可能包含了作者主要的態度和觀點。
第3步,查看書衣(封面)和出版社介紹,書封面的宣傳文案,一般都是對書中主題做最精簡的概括和摘要。
第4步,挑看一些與書籍主題相關的篇章。因為是略讀和粗讀,我們就可以直接查看每一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以及每一段的第一句和最后幾句。
第5步,可以全書隨意翻看,但是要隨時留意關于書籍的主題,和支持主題的一些論點。留意整個主題的基本脈動,特別是書籍最后的兩三頁,一般都包含作者概括整本書最主要的觀點,不要忽略。
檢視閱讀二指的是“粗淺”的閱讀,需要讀者完整的看完整本書。我們在看一些有難度的書時,常常會陷入讀不下去的困境,那是因為我們的目標是想把每一個細節都在一遍之內弄懂,但這是不可能的。
首先,我們需要的是先從頭到尾看一遍,把不懂的地方略過,不必停下來查詢和思考。接著,在這個過程中注意自己理解的部分,不要被不懂的地方困住。最后,對整體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后,做到心中有數,再來學習新的知識。
3、檢視閱讀適用于哪些類型?
①不清楚這本書是不是需要仔細閱讀。
②確定了要仔細閱讀,想初步了解基本結構內容。
4、速讀和略讀/粗讀有什么區別?
我的行動
我在看完檢視閱讀一之后,按照這5個步驟,重新閱讀了這本書。
查看目錄的時候發現整本書,其實重點都是放在閱讀的4個層次上面,以及關于不同類型的書如何閱讀的技巧和閱讀藝術。
我在查看索引的時候,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索引一般都只印了一些關鍵詞和關鍵點。包含我們熟悉的各類名人和各類學科,非常廣泛,比如物理、化學,司法,地質學,政治,經濟學等等。有較少數的書籍引用的頁數比較多,我們可以重點看一下。
之后是整個全書的內容閱讀,我只要閱讀了每一章的開頭段和結尾段以及書中一些加粗的黑色字體和各類小標題。
做一件事達成多個目標
秋葉大叔說過,做一件事,如果能達成多個目標,那就更好了。
其實讀這一本書我們能夠獲得的東西也非常多。
1、獲得閱讀不同類型書籍的技巧和藝術,
2、獲得如何擬出書籍大綱的方法
3、如何做三種不同類型筆記
4、如何構建整本書的結構
5、閱讀和寫作的關系
6、如何辯證的評論一本書(寫書評可用)
7、如何讓書成為自己有力的工具
8、如何合理的養成閱讀的習慣
一本書的正確閱讀姿態,應該是該快的地方就快(我們理解的地方),該慢的地方慢下來(第二遍閱讀難懂的、超出自己理解力范圍的)。
PS:明天繼續閱讀第5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