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曾說:
“每一個強大的人,都曾咬著牙度過一段沒人幫忙、沒人支持、沒人噓寒問暖的日子。”
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生活的強者。
所謂的強者,是在遭遇一次次坎坷時,不向命運低頭,催生出一顆強大的內心。
那么,讓人活得越來越強大,不妨讀讀以下3大定律。
01
蒲公英定律:
無論命運發給你什么牌,只能盡力打好它
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散,吹落到各個地方,即使落在較差的環境,它也不會屈服,而是頑強地生長,直到開出花朵。
這就是“蒲公英定律”。
無論命運賜予什么,哪怕是絕境,它也能絕處逢生。
在熱播劇《歡樂頌3》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出生在農村的朱喆,家庭貧困,孩子又多,身為長女的她,拼命賺錢,只為養活一家老小。
在初中畢業后,她就讀職高,學校講了幾天規矩,就送他們去酒店實習。
她在上海開拓了眼界,就開啟了打拼之路。
從三星級酒店服務生,到五星級酒店客房部的經理,吃了多少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除了學好酒店管理知識外,她還拼命利用業余時間學習英語。
對待工作,她總是任勞任怨,即使在凌晨接到客戶投訴,她也會爬起來第一時間趕去處理。
無論是客戶問題,還是員工的管理問題,她都處理得井井有條。
經過10多年的摸爬滾打,她在上海終于買了房,總算站穩腳跟。
她曾對朋友說:
“只要你肯吃苦,肯學,一個職高生也可以混到大酒店的房務部經理。”
即便起點低,命運發給你一手爛牌,只要熬下去,拼盡全力去生長,終將成就更好的人生。
因為,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心。
作家村上春樹說過:
“盡管眼下十分艱難,可日后這段經歷說不定就會開花結果。”
生活實苦,沒有誰的生活是順風順水的,每個人應對苦難的方式并不相同。
弱者,遭遇磨難,只會畏難退卻。
強者,遭遇困境,只會越挫越勇。
這世間,唯有穿越生活風暴的人,才有資格活得風生水起。
02
馬尾松定律:
成年人的生活,就是和命運廝殺,在苦難中強大
作家畢淑敏曾說:
“我們要和命運廝殺,哪里能不受傷。”
行走在人生路上,總會存在各種關卡,一路跌跌撞撞,身心難免會受到傷害。
同學萍萍厭倦了枯燥的工作,于是,她離開了小縣城,前往上海工作。
初到上海,求職路上屢屢碰壁,由于2個月沒有收入,她動了回老家的念頭。
此時,她意外收到一條錄用信息,成為了一家美妝公司的設計師。
上崗的第一天,她發現公司的小姑娘各個身材高挑,朝氣蓬勃,相比之下,她略顯普通。
于是,她暗自思忖:我不和別人比較,心思應花在工作上。
去年3月,她有幸成為一個重要項目的主設計師,為此,她廢寢忘食,熬了幾個通宵才把項目內容改好。
但項目對接那天,同組的同事都去了,唯獨將她落下。
當她得知該消息,卻是在衛生間里無意聽到同事們的談話:
“項目成功拿下,郝總今晚請大伙吃飯。”
聽到這里,萍萍的內心翻江倒海,淚水止不住流下,她立刻捂住嘴,盡量不讓自己發出聲音。
幾分鐘后,她擦干淚水,硬逼著自己擠出一絲笑容,默默地回到了工位上。
下班后,她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了十幾平米的出租房,想到過去經歷的心酸和無助,她立馬躺進被窩,嚎啕大哭起來。
第二天,她收拾好心情,像是什么事也沒發生過,又開始努力工作。
憑著不服輸的韌勁,一年后,她的設計能力突飛猛進,獲得了大客戶的連連稱贊,因此,郝總提拔她為總設計師,工資翻了兩倍。
即使受到了傷害,她選擇閉口不提,獨自療傷。
正如“馬尾松定律”中所說:
當馬尾松受傷后,它會分泌汁液,以防病菌的感染,讓傷口快速愈合。
其實,人也同樣如此。
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一旦受到傷害,只能獨自躲起來療傷,而不是扒開傷口,逢人訴說。
因為,這個世間上,悲歡并不相似,你的努力有可能成為別人的笑柄,甚至不斷往你傷口上撒鹽,直至結痂。
稻盛和夫說過:
“壓力大到快崩潰時,不要跟任何人說,也不要覺得委屈,成年人該有的修養是心可以碎但手不能停,該干什么干什么,在崩潰中前行。”
成年人的世界,總有難捱的時刻,生活是自己的,學會自愈,在苦難中強大自己。
畢竟,每個人或多或少承受著壓力,忙于奔波與拼命,哪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去管別人呢?
有些傷,無法訴說;
有些疼,喊了也無人心疼。
學會與生活握手言和,放過別人的同時,也是放過了自己。
03
尖毛草定律:
從來沒有什么開掛人生,只有苦行僧般的自律
你聽過“尖毛草定律”嗎?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尖毛草,在開始的半年里,根本看不出它在生長。
伴隨著雨水的到來,它卻瘋狂地長到兩米多高。
令人驚訝的是,它的根部,竟然長達28米!
原來,在之前的半年里,它一直在扎根,積蓄力量。
其實,那些原先默默無聞,后來一鳴驚人的人,也同樣如此。
前期長期的扎根,只為等待日后的爆發。
網友@彗畫洞,曾分享過他的故事。
7歲時,他開始畫兒童畫和紙版畫。
但在讀初中時,隨著繪畫時間的減少,他畫得越來越丑,即使有老師的指導,色彩依舊沒有開竅。
但他并沒有停止繪畫,終于在讀高中時,繪畫水平有所提升,也懂得了如何用色。
下課時,其他同學喜歡閑聊,他卻利用業余時間,臨摹了許多張畫。
后來,他考上了中央美院,上學后,他租了第一個工作室,雖然只有10平米,但憑著堅持不懈地創作,慢慢地步入了正軌。
畢業作品展,他收獲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萬元。
慢慢,他擁有了畫廊,參加藝術博覽會時,作品全部被藏家收藏。
再后來,他在北京擁有了170平米的工作室,那一刻,他覺得特別幸福,作品也擁有了自己的風格。
他的成功,是付出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堅持,才迎來了高光時刻。
只有堅持在自己擅長領域,走到最后的人,才能成功改命。
我曾看過一段話:
“每一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段時光是你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卻得不到任何回報的日子,我們管它叫‘扎根’。”
只有找到人生的賽道,持久發力,才能實現人生的跳躍。
人生開掛的人,并非都是天賦異稟,而是擁有苦行僧般的自律。
寫在最后
豐子愷說過:
“人間的事,只要生機不滅,即使重遭天災人禍,暫被阻抑,終有抬頭的日子。”
人生很短,苦難很長,但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眾生皆苦,與其逢人訴說,不如獨自療傷。
所有苦難,終將照亮人生之路。
在試煉的終點,是花開萬里,人聲鼎沸。
愿你以渺小啟程,以偉大結束。
-END-
作者丨魚籽醬·沉墨
來源丨魚籽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