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問貓媽這個問題的家長已經基本消失了,以前來問的都會給貓媽打回去,久而久之,家長們也形成了這樣一個觀念:書是要多讀,但是不需要去背誦所謂的范文,因為沒有用。
好,貓媽這里給出一個絕對的、正確的答復:有用,絕對有用,但是你的孩子做不到!
貓媽這里來解釋一下,什么叫“有用” ,什么叫“做不到” 。
在大部分家長的心中,背誦范文是這樣的:
我把這篇文章中漂亮的語句記住,比如對于景色的描寫,那么以后當我寫到同樣關于景色的時候,就把背出來的句子默寫到我的作文中去。
首先,你必須保證你的孩子有強大的記憶力:不單是景色、各種花草樹木、山川河流、風土人情、動物植物、還有人的行、動、坐、臥、走,都必須有,這樣才能保證遇到所有方面的描寫都不會有留白。
如果你覺得你的孩子看兩眼這些好句子就記得住了,同時會運用了,那么貓媽只能呵呵了。
其次,這是一個抄襲的問題。我們小的時候好像都做過這種摘錄和使用好詞好句的事情,為什么當時沒有人提出抄襲呢?因為當時的互聯網和相應的軟件都沒有,我當年在八運會做志愿者的時候就看見過這個報社的記者把那個報社記者發表的文章拿過來,改成自己的名字就發布在自己的報紙上了,你說這個我們能拿他怎么樣?
現在的學校都是全網絡的,你的文章中抄了誰的,抄了多少單詞,一掃都出來了,三句以上就是抄襲,就要得0分,就要上黑名單。
所以先不談是不是背得出,就是背出了也沒有用武之地。
***********************************
既然這樣,那就不用背了,為什么貓媽還說“有用,絕對有用”呢?
貓媽當年就背的,而且是妥妥的受益者!如果現在有學生想要背,想要受益的話,按照貓媽的做法,也是可行的,同樣仍舊能夠受益!
現在貓媽就來說一下當年貓媽是背什么、怎么背的。
貓媽當年就是讀書的時候利用暑假背誦《新概念》第三冊和第四冊的。
貓媽可以這么說:任何一個中國學生,只要能做到把《新概念》第三冊和第四冊的背得滾瓜爛熟,英語寫作絕對沒有問題!
家長是不是得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是不是覺得只要把這兩冊背出來就萬事大吉了?
背出來是萬事大吉,背不出來就是寫作的天荒地老了。
《新概念》的課文并不長,但是句子的結構和語法很嚴謹,不是那種隨隨便便的口語對話,所以背誦的時候要保證一字不差;而且背誦的時候要做到非常流利,不是疙疙瘩瘩算背完,是很流暢的那種。貓媽當時背誦不是哪個老師給我布置的任務,就是純粹的自己想提高,有了這樣的要求,我當然不會自己對自己說謊,自己跟自己蒙混過關,所以每一個我都認認真真背誦,而且會定期回顧,保證不遺忘。
背誦《新概念》猶如武俠小說中的劍客練劍:
第一階段是手中有劍(書),心中無劍(書)—— 這個階段就是隨身帶著一本書,在有空的時候拿出來默讀,背誦,口中念念有詞,時不時合卷默背,有時忘記個別單詞或者不確定的時候還要翻開再看看。
第二階段是手中無劍(書),心中有劍(書)—— 此時已經把所有的課文都背出來了,但是一直會抓到任何空隙回顧,比如排隊,比如等候,甚至睡覺前心中默念。
第三階段就是武俠劍客的最高境界:手中無劍(書),心中亦無劍(書)—— 在這個時候已經不需要再去背誦什么課文了,在寫作的時候筆端自然而然就會流露在課文中出現的長句子的結構(而不是句子本身)。在寫一句句子的時候,已經很自然想到曾經的哪篇課文中的哪句句子,有著相同的起承轉合的句式和語法,直接套上。貼切而順暢!
這上面所說的背書的三大武俠境界是我在新東方學習的時候我的老師說的,他說他當年就是這樣的背誦境界。當時我們聽了都很好笑,只不過,我笑歸笑,我照做了。然后我真的就達到這樣的境界了,至今貓媽對于這位老師都心存感激。
但是,貓媽迄今為止,沒有對任何一位學生提出過這樣背誦的要求!
貓媽教過成人學生,成年人學英語做有效的就是背誦新概念,但是在貓媽手里的學生一大把,沒有一個學生背誦超過5篇課文的,然后就不了了之了。有的學生為了避免在我這里繼續學習,竟然可以謊稱自己手機掉了,從此就失蹤了。
************************************
外語學習要下苦功,這種苦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做不到的”,貓媽現在都認為,年齡太小的孩子沒有這樣的自覺性,所以學外語的過程中吃不了這樣的苦,自然也是學不好的。而現在的說法是什么都要從小學,抓住孩子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這樣的說法也沒錯。但是話回過來說:我們從小講中文的,如果不在中文上下功夫,最終落得的也是一個常人的聽說讀寫,你要考上什么985的,單這些平常人的表達根本就不夠的。貓媽這樣說就是希望廣大家長記住:你要自己的孩子英語好,是那種超過常人(母語是英語的常人)的好,不是隨隨便便找一些人來陪著說英語就能夠達到的。
最近貓媽聽一些家長說了,貓媽是很可怕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沒有水平不要來學習。貓媽聽說后覺得怪不得自己沒多少學生,原來還沒來先嚇掉一批了。
也不是所有的家長都嚇跑的,明知山有虎的家長還是不少,有的家長我勸說不要來,一個勁地拍胸脯說這個能能做到、那個能做到。當初信誓旦旦說給我做助教的有多少?到后來陪我走到底又剩了幾個?真真是“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如果不用背誦好詞好句了,是不是讀書也沒用了?
貓媽這兩天在課堂上講Roald Dahl的小說James and Gaint Peach,講到這位多產的作者,我們是一定需要把他的好多膾炙人口的書都拿出來羅列一下的,于是貓媽拿出了書單問同學們有沒有讀過,讀了多少。事實證明:所有寫作好的同學讀的書都遠遠超過寫作平平的同學。
不僅是讀Roald Dahl的小說,每個階段都是這樣,讀書多的孩子學習不會差太多,這是自然的。
貓媽暑期的讀書課程已經推出了,之前參加過的家長基本上沒有任何異議,但是很多新來的家長對于小學的暑假一個星期讀一本小說的這樣的作業表示不能理解和認同。
貓媽布置的作業不需要任何家長的理解和認同,能不能完成只是一個態度的問題,和能力無關。貓媽有位學生課前給我發了消息,道歉說這個星期非常忙,沒空完成我布置的作文作業,貓媽就給個臺階下,說是啊大家都忙。事實上,到底忙不忙,自己心里有數。家長告訴貓媽孩子每天就是追星、和同學聊天、打游戲,本來很強的能力,一個小時絕對可以寫完的作文結果就完不成了。
貓媽的學生可以寫1000多字的書評論文,結果沒有來參加300個單詞的寫作比賽,原因是自己很忙。這說出去了誰都不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