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的利弊
林海峰作品
先立一個主綱: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事、或者壞事,有的,只是看法和用法。當然,也談不上誰好誰壞,也都只是看法!
看法隨時會改變,因為很多事情都在改變,某些看法,也會在一夜之間就改變!改變看法的人,從來都覺得是事情變了,人變了,而不認為,其實,啥也沒有變,只是看法變了。
現在我們來談發燒的利弊!
發燒,從體溫36度,升到39度、40度,甚至更高,中間的溫差,也就3度,4度。
好像沒有數據,說明升高這3度、4度,身體消耗了哪些營養物質、帶走多少水分、電解質,以及,總共消耗了多少能量。
但是,這個數據如果查出來,就能夠看出來,身體為了發燒,所付出的昂貴代價!如果把能量、營養物質、氧氣、水分都當做體內的生產資源,維護正常身體運作的原料!那么發燒,顯然是抑制了身體其他組織器官的功能,將營養物質、能量、氧氣、水分,這些關鍵物質,調集,用于發燒,這一場身體內部的救治措施!
你要知道,無論那數據什么時候得出來,體內,總共是60兆的細胞,并且,心臟、肝臟、腎臟、肺都還必須時刻運轉,所以,提高2度、3度的體溫,對于60兆這個龐大無比的數目字而言,要消耗的能量,已經與之相關的養分,絕對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對于身體來說!
可惜這么一筆簡單的賬目,好像從未有人真正去計算,因而,人們關注的是發燒這個病癥,而非發燒這個生理功能、意圖。
為何發燒讓人害怕?因為發燒是一個巨大的開支:支出身體的能量、支出營養、支出水分、養分、電解質,這種支出,要看庫存量,如果庫存不大,有沒有及時補充,那么發燒,就會把身體的資源消耗掉、扣減,而如果發燒時間很長,還未能夠完成身體的生理目的,那么,持續的發燒,就變成一個身體的漏斗!并且,使得身體其他消耗能量的器官,一直受到抑制,顯得同時也生病了!另外發燒必定使得血糖要升高,然后又燒掉下降,這種狀況如果沒有及時供給,就可能還能夠引發糖尿病的機制——我可以肯定,兒童糖尿病的起因,很可能是這個機制引發的。倒過來講,如果兒童真的有了糖尿病,胰島素分泌很少,那也可以肯定,這個兒童,很久沒有發燒了——沒有可以發燒的條件,各方面的儲備,都不足以打一 場,叫做發燒的戰爭。
這是一場資源消耗的戰爭,但是,如果資源充足,則發燒,不僅提升了整個體內免疫系統的戰斗力,合作能力,更能夠使得身體發燒的任務、目標得以達成。
所以,發燒本身,是身體的調節機制,只要有某種讓身體警覺的信號出現,身體就會通過一個機制,由腦部發出體溫調節信號,通知身體開始提高體溫!此時,免疫能力上升,代謝速度加快,水分、氧氣消耗加速,糖類轉化熱量。
如果供給充足,發燒的任務可以完成,發燒就只有好處,沒有什么壞處,身體也會在發燒后,很快恢復??墒侨绻l燒被人為抑制阻止,包括藥物,使得發燒未能夠達成目標,那么,身體就白白浪費了能量和養分,同時,還得積聚物質和能量,等候下一個可以發燒的戰備條件——身體,一定要完成任務,否則,決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