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昨天的文章,今天繼續分享剩下的三點。
昨天我們講了兩點:1) 視覺化 2)進行邏輯推理。
第三點:實戰,動手操作。
技能學習,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為了使用。既然是為了使用,那么就要盡早進行實踐。
尤其是學陰陽五行,學了就要用,我們當然更關心自己的未來呀,是勞碌命,還是會有意外之財。于是,我就開始以自己的八字為小白鼠,進行驗算。先讓自己過過癮嘛。
第一算,沒有錢財,不是正財吧,偏財也沒有,正式窮苦命呀。當時,天都要塌下來了,沒有財,難道我這一輩子就要窮困潦倒嗎?郁悶了一兩天,我的未來呀。
這是開始,一開始自己功力不深呀?有很多疑惑的地方。
于是,慢慢開始學習,繼續看書發現,如果八字沒有財,那么有傷官和食神,也是可以生財。而我的八字中,就有三個傷官和食神。而且,身旺,且有食神和傷官,這說明這一輩子會比較精彩。哎呀,當時看了,我高興的快跳起來了。
當然,隨著學習的深入,會發現更多的東西。可能剛剛讓我值得開心的內容,也會被其他內容給取代掉。比如我就看到,偏印奪食,讓我發財的食神還有沒有用呢?
就這么一步一步來實踐,來推算。當學了新的東西,就要去運用。
第一,是因為是自己最關心的,于是會帶著問題去學習,效率高;
第二,不斷實踐,才知道之前的理解是不是有問題?
第三,當你學習到新的知識之后,之前的觀點,會被進一步修正。
所以,如果可以,就用自己所關心的事,來做實際例子。這時學習效率最高。
因為操作不熟練,可能會很疑惑;“媽呀,這不好,那不好,天都塌下來了”,當你發出這樣的感慨之后,你的學習效率就會提升,你會去尋找屬于你的那個解,繼續去找學習答案。
第四:要多看書,要看不同的書
這個所說的——看不同的書。不是按照順序,一本書看完了之后,再去看其他書。而是,同時讀好多本書。
我手上,至少有五六套命理相關的書。有宋朝的書,有清朝的,還有民國的,也有臺灣命理老師寫的書。
看古人的書,雖然有白話文解釋,但依然會頭大,很多內容看不懂。于是,又切到臺灣命理老師寫的書,實操性強,但是繁體字,豎版書,看了也覺得不舒服。
而且,一個作者不可能,把所有信息都跟你說明白。因為我們讀者和作者之間,既有知識儲量不同。可能對于某一個改變,作者覺得已經跟你說明白了。但是呢,我們會欠缺一些知識,因為看不懂。
而你在理解的時候,缺少了一丁點的知識,你就很難讀懂。而這些欠缺的知識,對原文大眼盯小眼,依然看不個所以然,我們就得自行去尋找。
這里也舉一個“天干五合化”的例子。
天干五合化: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為了好理解,簡單理解一下,合化的意思是:這兩個合二為一,比如,甲遇到己,合二為一變成土。
我喜歡找規律。而且古人發明的這一套理解,也有一個機極強的推理。經得起推敲。
但是找了半天,沒有發現規律:
第一條:甲己合化土,是(甲木)與(己土) 合化(土)。(甲木)克? (己土)一起化做了(土)。
第二條:乙庚合化金,是(乙木)與(庚金)合化(金)。(庚金)克(乙木) 一起化作了(金)。
第五條:戊癸合化火。是(戊土)與(癸水)合化(火)。(戊土)克(癸水)是去化作了(火)。
第一條是一起化做了被克的土。第二條是變成主動克的金。第五條是土克水,怎么就變成了火了呢?真的是一定規律都沒有,我要怎么記憶呢?
后來,有一次,我翻到《子平真詮評注》,其中有那么一段話:“萬物生于土,以甲木己土之始,故化為先”。之后再是諸如此類的字眼:“土則生金,XXXXX” “金生水,XXXX” “水生木,XXX” “木生火,XXXX”。
我當時看到這一段,之前的那個謎團,一下子就解開了。從土開始:土--> 金-->水 --> 木--> 火。
于是,動手排列了一下,我就記住了。
第一,記住順序:土--> 金-->水?--> 木--> 火。比如,遇到丙,說明是第三行,是第三個(丙火)和第八個(辛)相合,化作第三個水。如此,很快就檢索出來了。
所以說,同一個領域的書,要看多本。這個多看呢,也要同時看。這一本看不懂,不用死扣,就去另外一本里面尋找答案,可能就有意外的收獲。
第五點:快速建立記憶的工具,找到抓手,?對死記硬背說不
命理中,有很多口訣。這也是為什么,命理學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從小學習,都要去要記要背。這太太痛苦了。
但是記住這些內容,是有竅門的。快速記住,可以讓我們不用去記這些復雜的口訣。或者把這些復雜的口訣當做是一個輔助。
當我們在記憶的時候,我們需要一個簡化的方式。如何讓我們更快,更簡單的記住。這里的抓手就是相生相克的順序。
每一次在實踐中需要用到的時候,我們要很快的調取在腦海中的知識。而一開始,我們還沒有記住,所以要先通過方法,通過這個抓手,快速的進行推理,得到我們要的答案。
比如剛才的那個工具,遇到丙火的時候,話進行快速的推論;之后,慢慢練習之后,大腦中進行了強化。一看到丙火,就知道是丙火和辛金合,化作水。
也有人會問,既然我們有了以上的五句口訣,那么背下來不可以嗎?如果真能記住,當然可以。但是我們大腦經常會短路。而有了這個抓手,這個推演的工具。我們就可以很快的推出我們要的答案。
最終,這些口訣,也會印在我們的腦海中。
記口訣,很痛苦。但是我們通過一些抓手,通過記憶的工具。在推理過程中,自然而然的讓這些口訣,不用記憶,就印在腦海當中。這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誰不想有意外的收獲呢?就像我們的閱讀課,為啥大家的反應特別好。因為大家在訓練營中,只做一件事,就是閱讀。閱讀了20本書之后,就有一連串的收獲,那么大家自然會很開心啦。
最后小結
這五個點,就是我想分享給你的五個高效學習方法。
當然啦,這個過程中,還有其他的一些感悟,我們后面再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