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紙牌屋》的卷首語寫道:世上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歡笑不長久,欲望不長久,生命的本身,也總會走到盡頭。
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主人翁厄克特,在政壇上翻云覆雨,雙手沾滿同壕戰友、情人的血,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黨鞭長,機關算盡,一步步,登上了首相的寶座。
貳
作者 邁克爾.道布斯,成為一名作家之前,是英國前保守黨副主席,深諳政壇內幕。《紙牌屋》先后兩次被拍成電視劇。美劇在全球熱播,據說,連奧巴馬都一集不落地追完了。
我看的是原著,與美劇還是有出入的。所以看了美劇的朋友,勿噴。
先讓我幫大家捋一捋主要人物關系,為了方便記憶,我只寫他們的名字,不寫姓。
厄克特,男,61歲,黨鞭長。
瑪蒂,女,28歲,知名報社政治版記者。
莫蒂瑪,女,49歲,厄克特的妻子。
亨利,現任首相;查爾斯,首相的雙胞胎哥哥。
羅杰,宣傳處處長;
泰迪,黨主席,內閣成員;邁克爾,環保部部長,內閣成員;哈羅德,教育部長,內閣成員;帕特里克,內閣成員。
叁
劇情一:厄克特作為黨鞭長,表面上忠于職守,為首相大選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但是,首相拒絕了他進行黨內重組的建議,沒有滿足他成為內閣成員的請求。因此,他覺得自尊心受了很大的傷害,欲望的火苗開始熊熊燃燒。他發誓,乘著這次換屆大選,單槍匹馬,干掉首相。
首相亨利,政績平平,雖然在選舉中,首戰大捷,但是支持率不高。亨利及其政府團隊,在選舉的大潮中垂死掙扎。
厄克特,作為黨鞭長,本應該考慮如何為政府爭取眾多席位,保住亨利。但是,他的勃勃野心,驅使他,不僅要干掉亨利,還要他死相難看。
他有句名言:“上一秒你還努力游向岸邊呢,下一秒,你就順著我沖廁所的水跑到下水道去了。”
首相有個不爭氣的雙胞胎哥哥,查爾斯,他是個酒鬼。兄弟倆感情很好,但是,人生道路卻迥然不同。查爾斯嗜酒成癮,窮困潦倒。
厄克特捏造了一個股票交易丑聞:查爾斯購買不該購買的股票。交易地點清楚、銀行賬單明了。
事實是,查爾斯根本買不起,也從來不知道股票的事情。可是,這有什么關系呢?只要媒體炒作了的事情,你有一百張嘴也說不清。更何況,一個大腦不清醒,口齒笨拙,酒精成癮癥患者,缺乏絕地反擊的能力。
查爾斯痛恨自己給弟弟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可是,除了哭泣,他又能做什么呢?政治這東西總會帶來很多附加傷害,留下痛苦的痕跡,并無休止地折磨政客的家人。
丑聞一出,亨利不愿意把一切災難推給哥哥,他選擇了隱退。當首相宣布退出選舉的時候,厄克特的表情是:目瞪口呆。他的內心獨語:我做到了,我TMD太棒了。
肆
劇情二:干掉了首相,厄克特成功了一半。那些覬覦皇位的內閣大臣,哪個不想乘次機會一展雄風呢?
厄克特知道自己僅僅是個黨鞭,連競選的資格都沒有。所以,他在首相離位之后,對所有的人聲稱,他不會參與競選。
厄克特要干掉那些虎視眈眈、而又有實力的內閣成員,最終成全自己。
作為黨鞭長,他深知每個內閣成員的丑事,因為他是專門為他們善后、擦屁股的。每個內閣成員,都對他心生敬畏,并努力和他保持友好關系。雖然,他們當中很多人都不喜歡他。
“在政客的眼里,高層位置之于他們,就像大海之于水手。這是偉大的冒險,全是不可預知的緊張和興奮。并且相信,他們一定能到達輝煌的彼岸。”
泰迪就是個還沒下水就莫名其妙淹死的人。一直以來,泰迪是首相最信任的人。首相下臺之后,新的人選中最有可能的人。可是,反對黨卻在這關鍵時刻,公布了醫院擴展計劃被擱淺的內幕,激起了民憤,并以此來攻擊現任政府。這個高度機密的事情,怎么可能隨便泄露呢?
作為首相的軍師,在為查爾斯善后中出心出力,首相得力大將、危難中最后一根稻草的厄克特,不動聲色地將首相的懷疑引向泰迪。不久,泰迪就成了眾矢之的,他的前程完了。
厄克特深知,爬得越高跌的越深的道理。環保部長邁克爾,年輕、充滿勃勃生機,他自信滿滿,媒體報道他是最有希望的競選人。邁克爾也覺得自己前途一片光明。
邁克爾太得意,忘記躲避背后的暗箭。厄克特,開始從幕后走向幕前,他指出了一直懸而不決的環保問題,不僅吸睛,還徹底地將邁克爾踩在了腳底。
教育部長帕特里克,蠢蠢欲動,卻不料被一盤他亂交的錄音磁帶帶入深淵。
眼看,勝利的號角就要吹響了,厄克特,他真的要入主威斯敏斯,成為新的首相?
伍
羅杰,嗑藥、虛報發票等等,被厄克特緊緊抓住小辮子,成了厄克特的走狗。厄克特對羅杰威逼利誘,幫他完成一件又一件不可告人的交易。
羅杰被利用,卻沒有想到事態發展的如此嚴重。他害怕、彷徨、深受良心譴責。短短的時間,他就從一個精力充沛的人,變成了自暴自棄的癮君子,失去了利用價值,厄克特殺了他。
不過,厄克特自認為的高明,卻被他的情人瑪蒂,一直深愛他的人,看出了端倪。
厄克特一直利用瑪蒂,她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報社記者,以尖刻犀利、敏銳的政治洞察力而活躍于新聞媒體。
厄克特經常有意無意地向她透露內幕,包括首相選舉的民意調查研究等重大機密。
瑪蒂直覺厄克特是個危險人物,而且,至始至終認為他會參選,并且堅信他會贏。
但由于愛,她變成了井底之蛙。瑪蒂知道有人操縱選舉,并懷疑了很多人,但始終沒有想到是厄克特。
面對瑪蒂的疑慮,厄克特承認了他做的一切血腥的事情,同時,他也毫不猶豫地將瑪蒂扔下樓梯。
然后,他向媒體說,瑪蒂因為失業,精神恍惚,向他求助不成,心情激動,失足墜樓而死。?
厄克特的最后障礙終于掃清了,他達到權力的頂峰,成為了他想成為的人!
陸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莫蒂瑪,厄克特的妻子。她比厄克特小12歲,雍容華貴,充滿了活力。
她是厄克特親密的伙伴,唯一無條件相信和依賴的人。夫妻兩人在選擇利用人選——瑪蒂的時候,厄克特對此沒有信心。
請看下面的對話:
莫蒂瑪說:“太年輕?太漂亮?太能干?太野心?我不這樣認為,弗朗西斯(昵稱)。你這樣的男人管得住她。”
他的笑容回來了,這次顯得更有溫度,“就像過去很多次那樣。莫蒂瑪,我欠你的。”
短短的對話,就能看出兩人伉儷情深,一丘之貉,沆瀣一氣。同時,我們也看出,莫蒂瑪,絕非等閑之輩。不管她的動機是為了成全丈夫,還是成全自己,她強大到絕對信任丈夫、禁得住屈辱。
厄克特和瑪蒂的一次約會,應該是經過莫蒂瑪允許的。因為,厄克特不確定瑪蒂知道了多少危險的內幕,所以他迫不及待地召見了她,并任由她親吻自己。
我又想起那句話:政治這東西總會帶來很多附加傷害,留下痛苦的痕跡,并無休止地折磨政客的家人。
莫蒂瑪風光的一生,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她內心的痛苦呢?
柒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烏山不是云。雖然,權力猶如飄舞的雪花,只有片刻的繁華,但是,政客們依然如癡如醉,趨之如騖。
《紙牌屋》吸引我的,不僅是它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還向所有人,展現了英國政壇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深刻剖析了人性的陰暗與復雜。
《紙牌屋》兩次提到:耶穌諄諄叮囑我們寬恕敵人,卻一句沒有提過是不是寬恕我們的朋友。
厄克特雙手沾滿了他同壕戰友的鮮血,完成了畢生的追求,成為威斯敏斯的主人。
夜深人靜之時,他的心是不是也會有那么一絲絲的不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