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Pro 自發布以來,承受了太多的非議和無腦噴,我想,是時候寫一些自己的感悟給它正名了。
昨天晚上,北京時間2015年10月6號,微軟發布了 Surface Pro 4、Surface Book 以及其他一些新品(不是本文重點,暫不提)
Surface Pro 長什么樣大家都知道 —— 一臺能變成PC的平板
下面這個是 Surface Book —— 一臺能變成平板的PC
也不知道是微軟的水軍太多,還是不長腦子的人太多,瞬間微博上涌現了一批諸如『iPad Pro 被吊打』、『我要把我的 MacBook Pro 扔了』之類的言論。
下面我們來捋一捋思路,看看 Microsoft 和 Apple 兩家的產品,到底誰和誰才是競品。
Why iOS
我們都知道 Mac 的歷史很悠久了,它誕生的時候還沒有移動互聯網,那時候造一臺電腦的思路比現在要純粹一些,just make a great computer,沒有那么多扯淡的諸如『變形本』這種概念。
所以我『幻想』一下,在老喬當初想要做一臺移動終端的時候,應該不是沒有考慮過做一臺 Mac Phone,畢竟 Mac 已經被他親手打磨了多年,也積累了一些軟件,不是迫不得已,咱犯不上非要重新造個系統出來。
可是為什么喬幫主當初沒走這條路呢?走不通啊!
如果你現在是面對著一臺筆記本看這篇文章的話,不出意外的話,你的筆記本屏幕是橫向的,而不是縱向的。這是符合人體特征的,正如我們看書也是橫著一行一行看。對人類來說,顯然橫向轉動頭部、左右移動眼球,比上下移動要更容易一些。我們吃飯的時候也是,桌子上中間放著主食,可能左邊放著一杯飲品,右邊是筷子或者刀叉。甚至我們打開 Xcode 都會發現中間用來寫代碼,左邊有一些目錄,右邊有一些工具。這些都表明,桌面端設備(無論 Mac 還是 PC),都是天生適合橫屏使用的產物。
而我們都有過體驗,用智能手機的時候,刷朋友圈是縱向持手機單手刷,橫屏的時候一般都是像玩PSP一樣來進行玩游戲一類的操作。大部分時間,我們是縱向、Portrait式地來使用手機的,就算微信做成了橫向為主、Landscape式地App,你用著也不會感到舒適,這和App無關,這是硬件上的人機交互的問題。
即手持設備適合豎屏、桌面設備適合橫屏。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諸多問題,導致了,打造一臺體驗優良的 Mac Phone,不是把 Mac 的鍵盤去了、再給軟件換個UI布局那么簡單的事情。比如無論在 Mac 上使用 Pages,還是在 Win 上使用 Word,屏幕最上方都有一排菜單欄,而當你在手機上用QQ和微信的時候,聊天的時候只看得見文本、表情、鍵盤等等,相關的設置選項是藏在別的地方的,你必須退出聊天界面才能跑去設置)—— 沒辦法,屏幕小啊!
所以既然整個交互邏輯都變了,軟件也不能移植了,還何必再啃老本呢?
大筆一揮,干!Boom!iOS 誕生了(開個玩笑,可以想象這后面有多少汗水)。
那么結論有了,移動端和桌面端,天生是兩個體系,一個適合手指、一個適合觸控板和鍵鼠,微軟嘗試把 Windows 照搬到 Pad(Tablet) 和 Phone 上面的做法,在多年以前,就被老喬給否了。
從這個角度看,喬爺帶領 Apple 在移動互聯網終端上領先了微軟至少8個年頭?(從2007年到現在)
Why iPad & Why iPad Pro
在我嘗試做 iPhone 和 iPad 通用 App 的時候,是以 iPhone 5/5s 的屏幕大小為原型進行設計的,做完之后,放到4s或者6+上面,也沒感覺有什么不適。不過等屏幕再大一些(不能單手握持)的時候,放到 iPad mini 上面的時候,立即感覺屏幕很空曠,原來排布緊密的按鈕現在都分開了,想要優化一下這種體驗卻發現最好的方法是重新為 App 做一個HD版本,即拋棄現在的 Universe App 的思路。后來我看 iPad 版的QQ和微信的時候,發現,QQ和微信也有這個問題,碩大屏幕上面呈現一個 TableView 出來,卻只有寥寥幾行。我突然發現,iPad 并不是一部交互邏輯和 iPhone 完全一樣的設備,它的大屏幕帶來了一些 iPhone 無法比擬的優勢,比如看電影很好,但是完全不能單手操作這點也帶來了一些不可回避的問題。大家都有體會的一點是,在 iPad 上雙手打字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所以 iPad 一出現,也就限定了一件事情:不是所有適合 iPhone 的軟件都適合 iPad。
那么反過來,也不是所有適合 iPad 的軟件都適合 iPhone,所以 iPad 一定會有市場,我有超過30% 的書或電影都是在 iPad 上看完的。
當然了,事實也證明了 iPad 的用戶是要比 iPhone 少很多,而 iPad Pro 可能會現在 iPad 的用戶占比更少(設計師為主?),但是這是一個新的產品形態,iPad Pro is not a new iPad, it is a new iOS device.
iPad Pro 沒有被『Newton PDA』和『Surface 的鍵盤』打臉
多年前,Apple 發布了這款產品,喬布斯很不喜歡它,因為他覺得這時候不該用筆,應該用手指才對。然而現在 iPad Pro 有了 Apple Pencil,有人說,Tim Cook 這是打臉。說這種話的人,你們真的動了腦子嗎?
Newton PDA 用筆是受限于當時的技術,不能達到 iPhone 的觸控水平。iPad Pro 用筆是因為:筆現在比手好用了,就算你的手指靈活到可以完全掌控12寸的大屏幕,天天這么畫畫,不會被磨破皮嗎?!
誰是競品
拋開微軟混亂的產品撕逼,我們接上文,既然微軟的OEM廠商做出來的 Win 觸控筆記本,摸一下屏幕,屏幕都要抖~,既然 Windows Phone 上面的應用要多少有多少,既然 Win 確實是成功的商業桌面端系統,但它真的不能勝任移動終端,那么:Microsoft 現在的產品線上,沒有任何一款產品是 iOS 設備的競品!
而 Surface系列(我真的不知道能變成PC的平板和能變成平板的PC的核心差別在哪,原諒我統稱其為 Surface),既然能觸控,但觸控起來體驗不好,在那上面畫畫似乎又可以,你們也給它配了一支筆,那么我們姑且認為它在功能上有挑戰甚至干掉 iPad Pro 的可能(注意,功能上有交集不代表二者是競品),而 Win 對陣 OS X 加之你們強大的性能可以挑戰 MacBook 系列,那么鄙人以為: Surface 的競品是 iPad Pro + MacBook。
完
此時的想法,與大家共享。
原文作者:獨立iOS開發 徐開源,轉載需注明出處。
我的知乎專欄:http://zhuanlan.zhihu.com/ITw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