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起的很“虛”,盡量在內容上實在一點。負責的產品正在開發階段的收尾中,寫點東西轉換轉換思路。
作為目前互聯網行業最熱門的崗位,對于“產品經理”其實可說的挺多的。在大家都在鼓吹,格局、思路、方向、戰略等等概念的時候。從我的經驗看來,一名合格的產品經理,首先要做的就是“不坑人”,比如基本算是水火不容的產品和開發之間持久不衰的矛盾。
如果你還能夠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入門級產品經理,甚至產品助理的話,除了新功能、交互設計能夠彰顯你“實力”的地方之外,能夠寫一份漂亮的原型+需求文檔,就足夠讓你比大多數產品經理靠譜很多。
注意,我說的是靠譜,而不是優秀。在我的產品經理職業生涯里,在大多數情況下靠譜遠比優秀更重要。當然,如果你負責的產品已經奔向卓越,就另當別論了。
漂亮的原型和需求文檔怎么定義?
邏輯合理,能夠想到任何場景下(包括部分極端場景),你的需求實現情況。需求能夠圖形化(原型)、文字化(需求文檔)、語言化(開發評審)。
? 寥寥數十字,其實考驗的全是硬技能。很多情況下的需求變更,開發與產品,產品與運營,產品與設計、開發與設計之間的矛盾,都是源于你的需求不夠明確,或者說準確。
還是用自己的實例說明:(以Android平臺為例)
我參與的產品是一款在線視頻播放應用。之前有過這樣一個需求,業務部門提出需要增加視頻前貼片廣告這個需求。
對于這樣一個需求,我那時候考慮了以下內容:
1.廣告播放過程中,頁面有哪些按鈕?返回、靜音、了解詳情
2.點擊返回的話,返回至哪里?播放前一頁是不錯的選擇,但你想過沒有,從推送進來的用戶返回到哪里?首頁,還是頻道頁,還是哪里。
3.靜音的狀態的生命周期如何定義?靜音后,播放視頻的時候是否還需要靜音,看新的視頻的時候,廣告是否還需要靜音,推出客戶端再進,播放廣告是否需要靜音。
4.廣告點擊會觸發哪些事件?下載、浮層網頁。
5.點擊廣告觸發時間的區域,是點擊詳情那個按鈕,還全屏,還是后臺可配置。
6.以上都是假設用戶網絡條件良好的場景下,如果用戶加載廣告失敗,怎么辦?需求里是否有定義加載超時后的策略。
這是最基本客戶端應該考慮的。從業務部門或者后臺的角度,其實你應該還應該做一些判斷:
1.詢問開發是否能夠在啟動客戶端前判斷用戶安裝了哪些App(事實上,不少App是這么做的)。如果已經安裝的廣告主的App,是在投放上規避,還是下載變成啟動廣告主App。
2.投放邏輯。優先級、定制化投放。這里面門道兒就更多了。第一,是不便于公開邏輯。第二,我現在也實在搞不定這塊。
你看,一個很簡單的來自業務部門的前貼片廣告需求就已經有這么多細節,這還只是我臨時回憶起來的。
如果你參與的是功能上相對復雜一點的產品,需要思考的場景以及功能表現會遠遠多于我所舉例的這個需求。
記住:
在你成為資深產品經理前,把自己的需求邏輯梳理清楚,并能夠準確的告知給設計、開發,是你必須的基本功。
而非技術出身的產品經理,可能會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題名叫盡量不坑工程師,但在我看來,任何一名產品經理的成功之路,很可能都會經歷坑慘工程師的過程。就是這樣一個矛盾的事情。
你能做到的,就是盡量不要因為自己在需求階段想的不全面,造成高額的溝通成本和頻繁的需求變更。尤其是當你的伙伴,不是一個技術上過硬,或者對產品理解深刻的工程師,你就更需要把自己的邏輯和需求做到更加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