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電影《摔跤吧,爸爸》,整部電影非常精彩,里面父親的的行為和經歷,讓同樣有女兒的我感同身受。整部電影有非常多的話題可以談,但自己特別中意的是其中的一句歌詞“這個世界充滿假象,只有痛苦從不說謊”。看到這句話,仿佛如晨鐘暮鼓般敲擊在我的心。
電影中的父親為了讓女兒們繼承衣缽,擺脫自己可能一眼望到頭的命運,嚴厲苛刻的訓練女兒。這些行為外人看來簡直不可理喻,他們認為他們眼中正常女人沒什么不對,但電影通過新娘的自述,講出作為女兒真正的渴望,一段外人看來正常美好的婚姻,可能帶來的痛苦命運。后來女兒進入大學后被身邊的花花世界吸引,覺得努力不是那么重要,而接二連三的失敗,很自然的讓女兒嘗到痛苦的果實。電影里一個個的事例,反復在傳遞這這句話的意思,假象只有被痛苦檢驗過才能被看清楚。
從電影回到我自身,因為對痛苦的體驗不清楚,就如電影中讀了大學后放松自己的女兒一樣,我感覺自己已經變得強大了,偶爾接受誘惑并不會改變自己什么,甚至幻想適當的融入身邊人的生活,可以以先進帶后進。結果很自然的,原來期待的先進帶后進沒有發生,自己也跟著懶惰起來,而且變本加厲,把以往的壞習慣都重新喚醒了。現在心理默念著這句話,很容易的看清楚自己,自己幻想的是不需要真正的痛苦就能實現目標,而忘了,要實現目標,劈開心中的假想,必須把痛苦作為檢驗的標準。
比如你做好了把痛苦當做享受的準備沒有。真正的強大,是把痛苦作為吃飯睡覺一樣正常的事,就像笑來老師,看他講自己經歷仿佛輕松可得,實際上這中間要經歷多少誘惑,要承受多少痛苦,為什么他講起來如此輕松,因為他已經不把那些當作痛苦了,他感覺那些常人看來的痛苦過程,只是自己正常的心靈和身體的營養,缺了還不行。
而自己以為融入身邊不夠努力的人,通過自己言傳身教,可以抵御誘惑,能夠先進帶后進。這種幼稚的邏輯只需要用這句話來檢驗。誘惑都是讓你放松的,身體和精神都不會感受痛苦,而要進步,甚至帶著別人進步,想不通過痛苦的過程實現,你說可能嗎?還想著先進帶后進,對方都不想要任何痛苦感受,他帶的起來嗎,自己是神仙嗎?
不要被身邊的假象蒙蔽,比如絕大部分廣告或宣傳健身時,都會搭配燦爛的笑容,最不濟還有堅毅沉穩的目光,當你自己親身實踐就了解,除了每日在鏡子前駐足時那一下子的滿足,其他時候都是在咬牙切齒中度過,全身的酸痛,心理的糾結,痛苦無時無刻不存在。所以別傻了,沒有經歷過這些,怎么實現那樣的美好。
想通了這些,今天的我就把自己的手機屏保,電腦背景統統寫上這句話,讓自己頭腦不斷的加深對這句話的記憶。當有一天,自己把痛苦當做一日三餐必備的飲食一樣缺了不可的時候,我會刪除它,因為它不需要在我眼前了,我已把它刻在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