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的2月,我一時沖動,在這樣一樣五線小城市申請了趁早讀書會。沒想到,會通過。
當時,有一項會長守則里寫到,需要費一些心來打理這個社群。
馬上就要過去6個月了,半年了。怎么能是費一些心呢。說的太輕了。
我是個淚點低,偏感性的人。一回憶這過去的6個月,眼淚就忍不住要留下來。眼淚立馬涌上眼眶。
對于一個日常要上班、有時在周末要兼職做兒童攝影,同時是一個3歲多孩子的媽媽來講。運營趁早,真的不容易。剛開始的時候,很多夜晚我都睡不著,焦慮,是的真的很焦慮。
既然開始,就好好干。就努力到底、堅持到底。可是我們的同類在哪里?他們是否認同趁早精神,是否愿意,一直用打卡來精進。
還有活動要如何開展,去哪開展。很多時候,我一個人開著車,開著開著會走神,到家了一個人會在車上呆很久。一個人,呆一會。默默的回家。迷茫、糾結、困惑、擔憂、害怕。
心里總是滿滿、漲漲的感覺。天天就像打滿雞血的人,最開始發朋友圈的時候,親朋好友,會覺得是不是走火入魔了,像是安利訓練營的感覺。
我不喜歡別人這么定位我們忻州趁早,忻州趁早應該代表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群,這些人,是人群中的20%,意志力超群的20%。在面對各種誘惑的時候,能自律,無比的明白自己的將要去往的地方。無比地明白的自己目標、夢想。
每個趁早星人的標配一定是效率手冊,這本效率手冊的最后一頁是一生的計劃,人生苦短,這一生,我們有幸來到這個世界,一定是上帝的安排,他讓你來,是想讓你活出生命的本身,活出你自己、活出你的生命力甚至是活出奇跡。這該是人類原本的樣子。否則,為什么,幸運降臨人世間的人,會是你。
在夢想的那一期分享會上,我說,我希望走入忻州趁早每一個趁早星人都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通過夢想的路是一路痛苦、一路掙扎。就算達成了短期的目標,也只會歡呼一時,仍要繼續趕路、向前。我們忻州趁早愿意做這個見證者、監督者、歡呼者。愿意一路陪伴你,一路一起走。
我永遠不會忘記蘇在我跑人生首個10公里的時候,說過的話。她說每一次突破的時候,有個人帶著、在身旁是很重要的。我這次跑10公里,她一定得來。所以她大清早4點多就起床了。帶著我,跑完了第一個10公里。
感謝蘇、感謝核團的每一位小伙伴,感謝你們。我做到了很多做不到的事情。這是,我在忻州趁早半年最大的收獲,是你們。
我們忻州趁早同樣要成為這樣一個溫暖的、有力的社群,在你們需要拉一把、需要前行動力的時候,出現在你們身邊。只要,你們愿意信任我們。
因為有你們在,我也想去努力。因為有我們在,你們也想去努力。生活不會辜負愿意去努力的人。這一路,我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