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有自己的天地、有自己的思想,以及自己獨特的運氣與機遇。但幸福,其實許多人都可以擁有,菜市場的買菜阿婆、稻田上耕作的老農、得到滿足的小孩子都有他們各自的幸福,不一定說你要擁有很多財富或環游世界才能算是真正的幸福。
年輕的時候,我們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類似的通病,就是常常羨慕別人、喜歡比較,以為別人就是比自己好。也許是因為急于渴望成功,急于攀登高峰,我們總看到那些已經有所成就的成功者似乎什么都有,什么都快,總認為那些人就是比自己聰明,而自己為什么老是不能追趕到?快馬加鞭地追趕、看了很多書、聽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甚至許多時候覺得自己在原地踏步?
現代人都有自己的焦慮感,也可以說,就是因為有了焦慮,才有了讓人奮發向上的正面驅動力,假如目標無法實現,人又容易患上失望之后的失落感,焦慮感會進一步加深。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任何一種生活,幾乎都是不容易的,如何力所能及地活出自我,讓自己的生活得到最好的匹配,值得每個人對此進行思考。
網路上曾經有一個話題,關于貧窮的人生是否可以改變?一位即將研究生畢業的年輕人,他說自己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感覺自己看不到未來,對未來感到深深的焦慮。他看到一些沒有讀研究生的同學,有些人準備去美國工作,有些人在親戚的公司里做高管,而對于他這位職場新鮮人來說,巨大的差距感讓他感覺到焦慮和迷茫。
這位男生說起自己的成長經歷,大學時他第一次知道公交車和地鐵的存在、才第一次去過肯德基。為了掩飾自己貧窮的自卑,他開始批判,開始感覺世界的不公,對待任何事物都要找出不光彩的一面。后來他慢慢認識到,身邊人的厲害,就算再怎么埋怨、羨慕也于事無補。
如果知道自己此生再怎么努力,可能也過不了別人那樣的生活,獲得別人那樣的幸福,所以就算怎么努力也沒有用的?說得直白一點,如果你過分焦慮,可能你會失去了進取的動力,從而自暴自棄。
-2-
你的某個朋友找你訴苦,說他最近過得非常痛苦、生活給他的壓力非常大,覺得自己一點兒也不幸福。而你是一位熱心人,你嘗試幫助他,絞盡腦汁地想出很多建議,希望可以幫助他度過難關、緩解他的壓力,助他從人生的低潮中熬過來。
過了兩三天,你的朋友再次找到你,重述之前同樣的問題。你發現他的問題非但沒有得到有效地解決,而且他還比上次更難安慰了。你知道你多說什么都沒有用,他或許根本都不愿意聽你的意見,他或許完全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可能,他只想找一個朋友來傾述自己的痛苦,你需要做的就是做一個安靜的人,靜靜地聆聽,然后讓他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一個星期后,他的問題得到解決。假如你問他,“你過得幸福嗎?”他淡淡地回應,雖然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也說不上幸福,因為感覺自己好像沒有做成一件很有成就的事情。五年后,當這位朋友事業小有所成了,你去問他,“你幸福嗎?”他說,不要看他外表風光,他的事業和地位給予他更大的壓力。所以,你會發現大部分人,無論其身處的狀況是好是壞,好像都過得不幸福。
你可能會想,究竟是那里出問題了?為什么你就不能感覺到幸福呢?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默默地埋頭苦干,為自己的前程而奔波,為追求成功與金錢而努力,為金錢而甘愿忍受著痛苦,這一切最后都是為了什么?許多人的答案是:為了獲得幸福。無論你贊成與否,金錢的確是讓我們更能獲得幸福的工具之一,雖然金錢不是萬能的,但金錢能帶來許多效用。例如,網路上說的,“能讓騰出更多的時間,做你想做的事情。”金錢很有用處,也很實用,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金錢真的可以買來幸福嗎?
我們一方面意識到金錢的重要性,卻又認為金錢並不代表全部,也未必能為人帶來幸福,但一轉念之后,我們又矛盾地認為金錢能為自己帶來幸福。所以,金錢能帶來幸福,但不等同于幸福,而很多的金錢又不等同于很多的幸福。
-3-
國外權威的心理學家進行過一項關于“幸福”方面的研究,在比較貧窮的國家,比方說孟加拉。相對于有錢能帶來的較高的幸福,而人類需要 一切維持生活的所需之物,水、食物、衣服、房子和社交,在非常貧窮的國家里,能獲得這一些就已經非常滿足了。
在相對比較富裕的國家里,一般的生活需求得到極大地滿足,而金錢所能帶來的幸福感就會持續地遞減。也就說,當人們生活過得舒適,金錢能帶來的快樂就會相應地減少。更讓人驚訝的是,更多的金錢似乎還讓人民的幸福感小幅度地退步。
與1957年相比,美國人民的收入至少翻了一倍,人們有了更多的汽車、更大的房子、更多的物質便利。但奇怪的是,幸福並沒有因此而相應地增加,匯報自己“非常幸福”的美國民眾從35%跌到32%。與此同時,離婚率翻了一倍,青少年自殺率翻了兩倍,而犯罪率則翻了三倍。
當你衣食無憂時,你的確對此沒什么不滿。但當你的朋友買了一輛豪車,你的心或許就會有點酸溜溜了;當你的朋友要請你到他的豪宅共進晚餐之后,你就會覺得自己的生活應該更進步,要過上類似那樣的生活才對。你並非有意識地要去和別人攀比,你或許從來沒有打算與別人比較。但由于“錨定效應”的存在,別人的成就與資源會在無形中給你設了一個“錨點”,你就會在不自覺中以他人的條件作為參考點。
你因此覺得自己並不是很幸福,盡管別人擁有什么與你無關,你應該只參考自己擁有什么來衡量幸福。但因為人的心理極其容易受到暗示,你就是被影響了。你在不知不覺之中踏進了這一物質陷阱。
-4-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路,都有自己的天地,也有自己的運氣與機遇。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簡單地把握自己的單元普通生活,但也可以創造更加多元的精彩人生。我們的工作、生活都會有起伏,有得意暢快的時光,也有因為失意而失落的時刻。
人生苦多業多,悲傷痛苦也是人生必然的部分。當你發現自己被打入谷底,被你信任的人背叛,身體不行了,親人出事了,或是事業失敗了,家庭或婚姻觸礁了.......這些都是痛苦的事情,你該如何面對?許多成功人士告訴我們,他們成功之前經常遭遇失敗,但最終他們戰勝了困難。
在每個人的內心,都儲藏有自己求得快樂、幸福的本能。如此的快樂,是不需要理由就可以得到的,不需要條件或理由,而可以順其自然、經常性地、隨時隨地真正自得其樂。如果幸福的獲得,需要擊敗他人后功成名就,獲得他人的崇拜認可,擁有傲視他人的累積財富才可以獲得,這種快樂必然無常,相對帶來的負擔也不會休止。不需要比較或勝利,憑自己的真我自然得到的快樂,才稱得上真的“快樂”。
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說,“你的人生出現多少的正向情緒,你就擁有多少的幸福。”我們常常說“開心就好”,認為生活的意義在于開心與否,殊不知開心其實只是其中一種正向情緒,在生命之中,還有許多正向情緒值得我們去注意。正向情緒並不局限于喜悅或狂喜,還包括其他不那么起眼的情緒,主要的正向情緒一共有十種:喜悅、感激、寧靜、興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勵、敬佩和愛。
其實,你早已擁有了持續幸福的條件,你之所以沒有覺得自己很幸福,很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打開“看見幸福的眼睛”。正面地迎接一切的悲歡離合,勇敢地面對一切的愛恨傷痛,然后自然地克服,但首先要有正向的情緒。
-5-
當你對幫助過你的人表達感激之情時,你的心所感覺到的暖意;當你聽著樹葉搖擺的聲音、閱讀書籍,或仰望藍天時,你的心感覺到的平靜。所有的這些正向情緒都值得我們去注意,而許多研究證明,當這些正向情緒出現的次數越頻繁,人們所報告的幸福感就越大。
消極地應對危機的情緒能確定並分辨外部的壞事,還能去應對它們,而積極情緒則能擴展和建構持久的心理資源,供我么在今后的生活中使用。比如,當我們眉飛色舞地跟最好的朋友聊天時,我們也在發展將來可以用到的社交技能。當孩子高興地追逐打鬧時,鍛煉身體的協調性,將有助于他在學校的體育運動。
馬丁.塞利格曼提供了一種正向心理學的“幸福方法”,也就是“尋找三件好事”的練習。請你在睡覺之前花10分鐘寫下今天的三件好事(類似于感恩日記),以及它們發生的原因。你可以用日記本或電腦來寫下這些事件。這三件事不一定要驚天動地,可以是平常如“今天丈夫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買了我最最喜歡的冰淇淋”,也可以是很重要的,如“我姐姐剛剛生了一個健康的男孩”。
在每件好事的下面,都請寫清楚“它為什么會發生”。比如,如果你的丈夫買了冰淇淋,你就可以說“因為我丈夫有時候真的很體貼”,或是“因為我記起來在他下班前打電話給他,提醒他順便去一下雜貨店”。如果你寫了“我姐姐剛剛生了一個健康的男孩”,你可以把原因寫成“上帝保佑著她”,或是“她在懷孕期間的一切措施都很正確”。
自然地隨時隨地都快樂,從早到晚都快樂,如果能夠經常性自得其樂,就能大幅提升自己的快樂指數。寫下生活中好事的原因,開始的時候也許會讓你覺得有點兒別扭,但請你一定要堅持一個星期,它就會逐漸變得容易了。一般來說,6個月后,你會更少抑郁、更幸福,並會喜歡上這個練習。
-6-
馬丁.塞利格曼所獲得的數據驗證了這一方法的有效性,一周內每天記錄三件好事,然后把事情記錄在自己的博客中。結果,他們的平均抑郁程度從34陡降到17,抑郁程度從重度降到輕、中度之間,他們的幸福得分從最低的15%跳到了50%。50個人中,有47個人現在變得更少抑郁、更加幸福。
馬丁.塞利格曼指出,「尋找三件好事」練習讓練習者在一周之內就感到更快樂,更幸福,並顯著地降低了練習者三個月及六個月后的抑郁水準,還在六個月內大幅度提升了練習者的幸福感。用六個月持續地做一個簡單的幸福練習,就能換來他人用一生努力都可能無法獲得的幸福感。所以,這個練習還是非常劃算的。
曾有人在網路上咨詢,“人究竟什么時候可以享受生活?”其實,我們沒有必要規定自己在一個時間點后,才開始享受生活、體驗幸福。唯一可行、可持續的方法,應該是在體驗當下幸福的同時,也追求未來的幸福。如果他現在就過得幸福,他會怕自己因此而安于現狀,他怕自己獲得了幸福后,就不會再有奮發圖強的動力。他甚至會想,這是不是一種自欺欺人,逃避現實的行為呢?
這些擔心幾乎都是多余的,體驗幸福并不代表逃避現實,兩件事情其實並不相悖。你絕對可以幸福地面對現實的挑戰,況且幸福本身就會讓你更有勇氣去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