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名師姐
轉眼又到高考季,分享一下師姐高中期間的學習經驗,祝每一位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一個當高中老師的老同學聯系我,說學生的學習效果差,讓我這個曾經的“學霸”(同學瞎封的)給出出主意,給學生指點迷津。我自問算不上什么“學霸”,對于學習似乎也沒什么“獨門秘籍”,不過如果個人一點小小的經驗寫出來能幫到有需要的人,那也是極好的,遂決心來個王婆賣瓜,自賣自夸一番。我主要想跟大家談四個問題。
1. 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標
1-1 為什么人生離不開目標?
人生在世,必當有所追求。有的人求名,有的人逐利,有的人追求內心的安穩。老祖宗說: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在確定目標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你追求的是什么。
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也有不同的目標。年幼的時候,渴望痛快地玩樂;上學的時候,渴望考個好成績;畢業的時候,渴望找個好工作;中年的時候,渴望事業有成;老年的時候,渴望少生病。
目標這個詞是你在哪個人生階段都無法避開的。大到你想從事什么樣的職業、想考什么樣的大學,小到這學期想把名次提高到什么位置、本周你要做幾套題,都需要有目標。沒有目標的學習通常是無效的學習。關于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后面再展開來講。
1-2 在云南考大學難嗎?
中國高考的特點是分數絕對一切,分高就能上好大學,分低就是上不了好大學。因此為了考上心儀的大學,你必須想盡各種方法提高自己的分數。比如各個科目均衡發展,或者分析自己的優勢學科,針對文科或者理科進行重點突破。
和其他省份相比,云南的教育水平比較落后,人口不算多,但好大學在云南的招生名額也很有限。報志愿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專業在云南根本沒有招生名額。
制定目標的時候要給自己定一個需要努力,但是又能夠得到的目標。不能將目標定得太低,浪費自己的天分,給人生留下遺憾;也不要好高騖遠,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不要把眼睛盯在北大清華上,除了北大清華,中國還有很多好學校。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比如老師、互聯網(如果你們有手機并且能上網的話)、親戚朋友多了解一些大學及專業的信息,為自己提供參考。
在云南考大學難不難?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考大學不難,但是考好大學很難。
1-3 我應該選擇文科還是理科?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們國家一直缺少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雖然近年部分大學已經開始開設這門課程,但還遠遠不夠。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應該從小、至少從高中就開始,因為其實文理分科的時候已經決定了你將來能選擇哪些專業,專業又決定了你將來能從事哪些職業。
為什么文理分科選擇理科的人多?因為理科生考大學時能報的專業更多,畢業后就業面也更寬。比如如果你畢業后想從事熱門的互聯網方面的職業,或者想成為一名汽車工程師,那么你就應該選理科,然后考大學時選擇有相應專業的學校。如果你選的是文科,而且直到上了大學才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那么已經來不及了。大學雖然有轉專業的機會,但是對專業課成績要求極高,轉專業其實成功率不高,而且理科轉文科容易,文科轉理科就難如登天了。
告誡大家最好不要偏科,尤其是中學低年級的時候,否則會將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如果各科成績比較均衡,將來高考時無論是文理分科還是采用“3+3”新模式都有更多的選擇權。選擇文科還是理科、讀什么大學選什么專業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個抉擇之一。身處其中的你們或許還不明白它的重要性,但當你們明白的時候往往都已經晚了。
1-4 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
根據我的經驗,學校和專業都很重要。當然對學校來說,出一個北大生和出一個人大生有著本質的區別,寧要一個北大不要十個人大,至于這個學生學的是歷史專業還是經濟學專業對學校來說就無關緊要了。但是對當事人來說,專業有時比學校重要,尤其是找工作的時候。學校決定了你能拿到多少面試機會,但是專業決定了你能找什么樣的工作,每月賺多少錢,能過上什么樣的生活。為什么這些年金融行業熱門呢?因為金融行業的收入普遍高于其他行業。我大學學的是中文專業,其實自己并不是很喜歡,而且這個專業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有限。如果能重新選擇,我更愿意讀新聞或者外語,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關于專業,我的建議是:一報志愿時與其選好學校的差專業不如選一般學校的好專業,畢業后在就業市場上會更吃香。二是選擇大學和專業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來選。比如如果你的數學很差,但就是想做金融,那么我奉勸你還是不要為難自己了,就算勉強能考上大學,順利畢業的可能性也很低。大學的學習壓力并不比高中低,理工科的宿命是天天泡實驗室,這一點你們上大學后自然會有體會。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支撐自己長久從事某個職業的動力還是來源于興趣,家人和老師的建議只能作為參考。農村地區的學生家長大多希望孩子將來當醫生或者老師,其實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醫生和老師的工作壓力也很大。
2 .做好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是近年流行的一個概念。有些同學可能會納悶:“時間也可以管理?”答案是肯定的。不僅時間可以管理,身體、情緒都可以管理。一個有自制力的人首先必須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學生時期大家的任務相對簡單,就是學習,工作之后如何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關系將更考驗一個人的時間管理水平。上學期間也是鍛煉自己時間管理水平的一個絕佳機會。
2-1 合理安排學習生活節奏
高中生活看似長其實很短,一般高二上完所有課程,高三就開始模擬+沖刺了,時間很緊張,學習節奏也很快。從進入高中的第一天開始,就應該給自己帶上緊箍咒,不可有半分松懈。高中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和自律能力的重要階段,好習慣養成了,將讓你終身受益。
有些同學看多了某某人高一高二不好好學習,高三沖刺一年突然逆襲,考上某某好大學的特例,妄想自己也能成為這樣的“特例”,奉勸你們不要做這樣的白日夢。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人生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學習也是一樣的,容不得偷懶,也不要妄想一口吃成胖子。
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扣掉8小時睡眠,3小時休息(早中晚各1小時,含三餐時間),1小時鍛煉,每天可以用來學習的時間大概是12小時(包括上課和自學),你們要學會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達到最佳的學校效果。
建議你們根據課表來安排每一天及每一周的學習生活。早讀可以用來朗讀背誦,做題可以留到晚自習,因為早上是記性最好、學習效率最高的時候。中午不妨午休一會兒,看個人情況,用來做題也可以。晚飯后可以用來背誦,尤其是文科生,不要在聊天打鬧中浪費了。晚自習寫作業,鞏固當天的知識點,復習第二天要學的知識等。
如果以周為單位,那么周末可以用來閱讀課外書,或者復習本周所學、查缺補漏,或者針對弱勢學科針對性地補課。我讀高中的時候周末喜歡出去逛書店,大理古城中的樹人書店是我每周末必去的地方,但是很少買,實在是因為囊中羞澀。我初高中的時候抽時間讀了很多世界文學名著,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至今受益。
2-2 學會拒絕誘惑
學習講究有張有弛,我不主張大家熬夜,建議每天晚上10:30睡覺,早上7點起床,睡覺時間不能少于8小時。有些同學喜歡熬夜,晚上熬夜看書到12點,白天上課呵欠連天,精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我高一的時候有段時間沉迷瓊瑤,老是打著手電筒躲在被子里看小說,把眼睛看近視了,后來近視度數逐年上升,再也離不開眼鏡,希望各位引以為鑒,不要重蹈我的覆轍。
現在看瓊瑤的人估計少了,但是看手機的人多了,一定要控制自己每天玩手機的時間。網上的信息大多碎片化,看多了會讓人變蠢,越來越懶得動腦去思考。有本名著叫《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找來看看。
2-3 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良好的體魄什么都是白搭。晨跑或夜跑都是不錯的選擇,鍛煉時間不用太久,每天半小時就足夠。云南冬暖夏涼,氣候宜人,一年四季都是適合鍛煉的季節。將來當你們進入大學,走出云南,會無比懷念當年度過的那一個溫暖的冬天和涼爽的夏天。
我讀高中的時候,喜歡夜跑,一邊跑一邊思考。周末有時間喜歡約著同學去爬蒼山,現在想想猶覺是特別美好的青春回憶。
3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一堂課聽下來有些人能聽懂100%,有些人聽懂50%,有些人10%,有些人什么都不懂,這就是學習效率的差距。為什么有些人學習效率高?有些人學習效率低呢?有的是因為學習能力有差距,有的則是因為學習方法不一樣,效率高的人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而效率低的人卻沒有窺到正確的門徑。
3-1 學習要保持專注
上課切忌開小差,“身在曹營心在漢”,身子坐在教室里,腦子里一下想想午飯吃啥晚飯吃啥,周末去哪兒逛,一節課40分鐘眨眼就過,一開小差,老師講的知識點聽不懂,課后還得自己補課,時間就此浪費。
復習或做題的時候也要專注,做語文就只想語文,不要一下想想英語單詞,一下想想數學公式。做數學題的時候也不要一下想想讀過的某本小說,一下想想看過的某部電視劇。曾國藩在寫給弟弟的家書中告誡諸弟:“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曰專而已矣。若志在窮經,則須專守一經;若志在作義,則須專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則須專看一家文集。”古人的經驗教訓我們要好好吸收借鑒。
3-2 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
上新課之前一定要預習,如果能自學掌握,老師講的時候再跟著鞏固一遍;如果不會,老師講的時候盡量跟上思路去理解。
上課認真聽講,有些人習慣自學,課堂上不聽老師講課,而是做自己的事情,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學習,我個人不太贊同。一是周圍有噪音的時候難以集中精力,學習效率不高;二是上課不認真聽講是一種對老師的不尊重行為,如果不跟著老師的節奏來容易影響課堂秩序,降低老師在課堂上的威信,不利于班級管理。
3-3 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
現在各種學習資料很多,購買也很方便。但是時間是有限的,因此面對汗牛充棟的學習資料你必須學會做出取舍。每門課的參考書精選一兩本就足夠,再多的話沒那么多時間看,而且重復看浪費時間。
我讀高中時用的參考書現在想必早已過時,就不再推薦了。當時學習條件沒有現在好,我們練習英語聽力用的是錄音機+磁帶,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聽半小時聽力再睡覺,是我堅持了三年的習慣。現在網上的學習資源豐富了,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我的另一篇文章《師姐泣血推薦!5個學習英語的APP神器》,在這篇文章里,我推薦了幾個特別好用自己也在用的英語學習APP,有助于大家學好英語。
3-4 拒絕拖延癥
自律的人是幸福的,學習起來也會感覺輕松。當日沒有掌握的知識點,一定要當天(或者當周)解決,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向同學請教,否則不懂的知識點越積越多,越學越吃力,自信心會受到很大打擊。
我讀高中的時候,時刻有一種焦慮感,怕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落下進度,因此上課注意力都很集中。課下學10分鐘,不如課上聽老師講1分鐘。有些學生覺得老師講課的節奏太慢,不符合自己的需求,聽老師講課是浪費時間,因此上課的時候做題,下課自學,其實是本末倒置。如果覺得老師的授課進度與個人需求不匹配,何不申請在家自學呢?
3-5 勤做學習筆記
一方面做筆記能有效防止大腦開小差,另一方面筆記也為以后的復習準備好了素材。一定要學會邊做筆記邊思考,不要僅僅機械地復制老師講述的內容,記筆記的過程中及時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和不懂的地方列出來,這份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整理的筆記是你的寶貴資產,不是復印別人的筆記可以代替的。
3-6 確保自己掌握高考大綱中的每一個知識點
我習慣一個月做一次總結,把當月每門課程學過的知識點盤點一下,梳理一下哪些已經掌握了,哪些掌握得不太透徹需要做題來鞏固,有針對性地對癥下藥來彌補。學霸是不會等到期末考試才復習的,這樣會讓你期末的日子特別難過。
高中階段你們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其實不多,很多學校到高二就把所有課程上完了,之后至少一年的時間你將在一輪又一輪模考、刷題,模考、刷題中度過。考到當你面對高考已經非常淡定,不再緊張的時候,就是你上考場的時候了。一定要把每一次模考當成高考來對待,投入100%的精力。人生沒有僥幸,高分的獲得是投入無數時間和精力的結果。平時成績一般,但是高考突然成為黑馬的例子不是沒有,但是你怎么能保證自己會成為匹黑馬呢?
3-7 準備好自己的錯題本
平時做錯或者考試中做錯的題目抄下來或者剪下來,時常翻看。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人總是健忘,每次讓你摔跤的總是那幾個坑。
4 .找對學習方法
不同科目有不同的特點。我是學文科的,理科成績也湊活,但是學理科絕對上不了北大,因此在班主任的勸說下,投奔了文科的懷抱,因此我對文科可能更有發言權。
4-1 語文
高考的幾個科目,我覺得語文是最難的,至少提分最難。中文作為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之一,難倒了無數的外國學習者。學好中文需要從小培養閱讀習慣(我指的是讀課外書,如世界名著、一些好的期刊等),給自己慢慢積攢養分,厚積薄發。
上大學后我曾經給高中生做過家教,每當他們問我:“如何學好語文?怎么樣才能短時間內把分數提上來?”我勸他們放棄這個念頭,不如想想怎么從數學上提分,這樣更靠譜。我高中的時候語文學得最差,結果大學陰差陽錯地讀了中文系,不知道是不是命運的捉弄。
4-2 英語
再說英語,我一直很喜歡學英語,大學沒有讀英語系,一直引以為憾。但是我的口語一直比較爛,直到近年通過朋友介紹了一個外國留學生當語伴,堅持練習,才逐漸有起色。語言只有使用才是活的,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否則學太久也是一門死的語言。這點就不多吐槽了。讀高中的時候,同學們都苦惱英語難學,有些人考研、考博因為英語不達標屢屢落榜,但我的英語成績卻一直比較優異,而且很穩定。
我覺得學好英語有幾個要點:
一是要培養自己對英語的興趣。如果你討厭一門課程,是絕對不可能學好的。
二是要打好基礎,包括單詞、語法,從一開始接觸就多背單詞,認真記住每一個知識點。據說俞敏洪的英語詞匯量是10萬,不知道真假,不過他的英文好卻是有目共睹的。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越來越開放,英語只會越來越重要。現在的學生從小學就開始學英語,學習條件比我們當年好多了,因為4-12歲是語言發育的黃金時間,這個時間段內學習一門新語言是效果最好的。
三是擴大閱讀面,多閱讀課外書。我記得當年讀過一套牛津的《書蟲》系列,按照難度分了不同等級,非常適合中學生用來當英語課外讀物。當年似乎還訂過一份報紙,大概是21世紀英語高中版,對提分比較有幫助。
四就是多做題,多抄寫錯題了。這一點和學習其他科目其實沒有區別。
五是英語和漢語在單詞、語法、句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可以采用對比法來學習,加深理解。
4-3 數學
再說說數學。學習數學一定要先預習,語文可以不先預習,但是數學一定要先預習,否則上課的時候跟不上老師的思路。對于數學而言,公式定理是基礎,一定要理解透徹,數學題考來考去其實考的就是這些基本概念。學好數學一定要多做題,光做課本上的習題當然是遠遠不夠的,至少買一兩套課外題來輔助練習。
4-4 歷史、地理和政治
歷史、地理和政治主要靠背誦以及做題,也沒什么需要多說的。尤其是歷史,需要背誦的知識點比較多,很多學生也比較頭疼。建議大家整理一張年代表,將歷史事件和人物填充到表格里,這樣脈絡就比較清晰。歷史書寫對中國人而言有特殊的意義,中國自古就有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的傳統。我這幾年閱讀的書單中歷史類書籍越來越多,可能是因為到了一定年齡終于意識到歷史的樂趣之所在。
物理、化學和生物我沒什么發言權,就不多說了。
最后還有一點,就是寫一手好字對分數會很有幫助,尤其是文科生,因此時間允許的話,建議你們每天抽出半小時出來練練字,現在字寫得好的人真的是鳳毛麟角了。
學習的內容可能千變萬化,但是學習的方法卻是共通的。對學習者而言,除了掌握具體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以不變應萬變,這才是一個高明的學習者應有的做法。希望你們都能成為高明的學習者!
以上只是我個人一點粗淺的經驗,希望對你們有所助益。如果有其他問題,可以在我的個人公眾號上留言,我一定會抽時間回復。謝謝大家!
也感謝我的老同學王艷平老師,讓我有機會把這些學習經驗整理出來,再次致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