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54天,今天陪著公公婆婆和李先生一起,帶著彤寶跨越了上千里地來看彤寶的二姑。
自從2020年五一和彤寶二姑一家在老家見過面以后,兩年多的時間了我們一直未曾見過面,一個是因為疫情原因,另一個是因為距離。
彤寶的二姑從我們大河南嫁到了江西,這跨越省份、相隔上千里地的戀愛給了她遠嫁的勇氣。
幸運的是,二姐嫁給了愛情,姐夫對她也很好,結婚將近10年,他們的愛情還一如往初。
從這點來看的話,她遠嫁還是值得的。
在這里要插入一個關于生寶寶的小故事。
在一個月前,二姐他們迎來了五口之家,終于湊成了一個“好”字,也算是功德圓滿。
我們所有人都為她開心,有兒有女就算苦點累點也是愿意的。
我也認為這樣的人生很圓滿,不論任何時代,都是過下輩人的,有個兄弟姐妹作伴,總比將來一個孩子贍養4個父母要好得多。
或許有些朋友會說這是什么年代了,只要一個孩子不挺好么,現在經濟壓力那么大,為什么非得執念,要湊成一個“好”字呢?一個孩子讓自己的生活質量好點,不行嗎?
我的答案是:不行。我不理解他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他們應該也正如我一樣不理解我為什么會有非得兩全的想法。
再說回來,這次不遠千里來江西就是為了和這個剛出生的小寶貝見面。
來的路上,婆婆又不止一次地念叨到:“哎呀,怎么會嫁這么遠了,來一趟太不容易了,以后找婆家,千萬不要找這么遠的了,來一趟太不容易了。”
上面這段話我聽了不知道多少遍了,不僅僅來自我婆婆的口中,在我媽嘴里也同樣聽到過類似的話。
因為我家大姐也同樣是遠嫁,從大河南嫁到了江蘇南京,至今還記得大姐夫去我家求親的場景。
我們全家人圍坐在火爐旁,每個人都低頭不語,氣氛比較凝固。
只聽得我大姐夫一個人在說保證婚后多久會回來探親一次,我姐嫁過去以后會怎樣怎樣。
我記得當初我爸因為他們這門婚事還掉了眼淚,說起來原因就是因為遠嫁。
現在我家大姐嫁到南京也有10年的時間了,頭幾年還可以保證一年回去至少1-2次,可是已經記不得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變成了2-3年一次了。
家里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姑姑等都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著他們回去,可是因為疫情,說不能回就堅決是不能回了。
因為長時間不能見面,再加上工作忙碌,孩子需要上課,每天的生活被安排得滿滿的,根本沒有時間聯系關心,讓這千里之外的親情幾乎比不上鄰里情了。
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真的一點也不假。如果家里人有哪里不舒服,或者需要幫助的,再親的人不能第一時間到達身邊,靠得還是左鄰右舍朝夕相處的鄰居。
所以,在我還沒有戀愛的時候就告訴過我自己,無論如何不要遠嫁,我要離家近一點,我要守著爸媽。
因為我見過了太多遠嫁的人,感受到了他們太多的身不由己,也看到了爸媽無數次地偷偷抹眼淚,也非常清楚對遠在異鄉的親人是有如何的想念。
所以,我的老公和我是一個鄉的,娘家和婆家就是隔壁村的那種,婚后但凡是在老家的時間,去趟超市的功夫都可以回趟娘家。
家里的爸媽也不必為我擔憂,想見也隨時都能見到,這樣的距離我覺得剛剛好。
等以后我的彤寶長大了,我也一定會告訴她,遠嫁的弊端,以及近嫁的好處,最終決定權還在她自己,我不會強干預,我相信正確的引導下也會作出正確的選擇的。
那么如果你有女兒,你會讓她遠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