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的火車站在離家10公里的鎮上,兩省交界處的小站,每天在這里停靠的火車數量很有限,掰開手指頭,還沒上學的孩子也能數過來。相應的,這里的配置也很簡單。小候車室,小售票窗,小站臺,小城的人從這里出去,又回來這里。
從南京出發,經過安徽江西進入湖南境內,24個小時的車程恰好能到到市里。運氣好的話在市里的火車站等上3個小時就能再坐上一輛火車來到鎮上。如果運氣不太好,那么只能多等3個小時或者買隔天再坐大巴回去。
我總是運氣很好。晃晃蕩蕩3個小時,綠皮火車就離開喧囂的城市,來到這山里的小站。
從綠皮火車上下來,踏上小城土地的那一刻總會讓我覺得很親切而感動,猶如心里暖流流過全身的血管,整個人興奮起來。一路的顛簸,穿越山川河流不過就是為了回到這里,這里啊。
正好凌晨1點,老爸總是會騎上他的摩托車,載著老媽一起來接我。
老爸的摩托是從從舅舅那里買的,藍色和銀色相間的二手鈴木摩托。雖然被貼了“二手”的標簽,不過那“轟轟”的發動機聲響依然讓人覺得它像一匹狂奔的野馬,7年過去,馬力依然強勁。
在火車站外昏黃的街燈下,爸爸在看著摩托,媽媽則會在出站口等我。盡管燈光昏黃,人群也有些熙攘,老媽總是能一眼就把我從人群中找出來。
從鎮上到家里,開摩托車約半個小時,時間總是又長又短。摩托車的轟鳴聲吵醒了夜里的山谷,車燈直射前方,照亮回家的路。
冬天的夜晚總是冰冷的,迎面來的刺骨寒風凍得身后的我都打了寒顫。老爸在前面,雙手緊握著方向,嘴上卻有很多話要對我說。
“南京是不是比家里冷啊,那邊下雪了嗎?
路上累不累?
xx家住進新房子了,xx都已經帶了女孩回家了。”
“南京是比這里冷呢,都會到零下”
“這一路還挺快的,已經習慣了就也不累,到家高興。”
“哦,什么時候搬進去的?”
“比我還小呢,準備什么時候喝喜酒了嗎?”
老媽一個勁地哆嗦,偶爾也會插上幾句話,
“等會兒回家生一盆碳火,好好烤烤。”
“餓不餓,家里有吃的,回去給你熱一下吃。”
“碳火,真好啊,一定要生起來。”
“我不餓,但是我好想吃家里的東西。”
摩托車的轟鳴聲遠遠比我們的聲音大,我們卻也能愉快地在這半個小時里完成一個簡單地聊天。
回到家里,老媽拿出火盆,點上柴火,放上木炭。我立刻整個人都湊了過去,整個人都溫暖了。
老媽笑著:“在南京從來沒有烤火碳火吧。”
“沒有,那里可不會有。真暖和啊,好久沒有烤過這火了。爸,你也快過來。”
老爸搬了一個小板凳,嘴里哈著氣,湊了過來。
“真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