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繪本我今天第一次非常認真的讀它,第一遍除了最后爸爸為寶貝那一次“大嗓門”的加油以外,沒有更多的感觸。
第二遍再讀,發現故事里的爸爸雖然暴躁,愛大喊大叫,可是媽媽對于爸爸的這個大嗓門卻解釋的非常巧妙。沒有看過這本繪本的,快快看過來吧!
封面中就能看出這個爸爸的確是個大嗓門啊,看他大吼大叫的樣子,不過這個女孩子卻似乎并不覺得怎樣,她對著爸爸微笑著吹著小號,這個畫面看起來似乎不那么和諧卻又說不出的有種寧靜的感覺,嗯嗯,挺奇妙的!
環襯中,女孩兒,小號,爸爸,鳥,花,各種形象穿插其中,有些眼花繚亂卻又讓人忍不住的想去再找找看都有什么。
扉頁中,女孩兒吹著小號給她的好朋友聽,這也許是她排解煩惱的一種方法吧。那么,可以想想自己消除煩惱的方式,各種方法,總有一種適合!
女孩兒哈琳娜一家住在深深的山谷中,旁邊是一條藍藍的小河,黃昏下的小屋顯得格外的寧靜。
哈琳娜很聰明,弟弟很乖巧,媽媽很幽默,只是爸爸卻總是打破這片祥和。
爸爸的嗓子似乎不會壞的,不管遇到什么事情,爸爸都是用大喊大叫的方式來表達,比如:我的靴子呢?我渴了!是誰把鞋子放在過道里的?雞蛋煮的太軟了!
有一天,哈琳娜有些不舒服,她問媽媽為什么爸爸每次說話都那么大的嗓門,好吵!
媽媽的解釋讓她恍然大悟:哦,原來爸爸的家族都是這樣的啊,那是不是以后她也會變成一個大嗓門女孩兒?帶著這個問題,她一夜都沒有睡著。
第二天,爸爸照舊這樣大喊大叫的,看,椅子都快被爸爸震倒了,好可怕!
晚上,哈琳娜和朋友聊了很久,又是一夜無眠。第二天,她做了一個重要地決定。她收拾好自己每天要用的東西…
她決定---不要變成爸爸那樣的大嗓門,她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沒有理會爸爸的大喊,媽媽的驚訝和弟弟的沉默。她覺得,不要變成大嗓門唯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離開爸爸。
哈琳娜敲開了山頂上一戶人家借宿,她的理由是:“爸爸是個大嗓門”。并且在心里默默地又重復了一句:我不要變成大嗓門。
在哈琳娜過著沒有大嗓門爸爸的平靜生活時,爸爸媽媽正在四處找他們的女兒,爸爸很傷心,他想:只要哈琳娜能回來,他再也不大喊大叫了。
直到有一天,他們在一棵樹上發現了一個海報:這可是他們的女兒哈琳娜的音樂會海報哦!一家人喜出望外,精心打扮了一番準備去看女兒和姐姐的音樂會!
期待中的音樂會終于開始了,參加音樂會所有的人都被打動了,全場鴉雀無聲…
演出結束,哈琳娜在謝幕時,全場掌聲雷動。可是只有一個人大聲的喊了出來:“好!”還把花扔到了臺上去。
不過這次,哈琳娜卻覺得,這樣的大嗓門一點也不可怕,她呀,開心極了!
山頂的那家照顧哈琳娜的阿姨,把女兒交給了爸爸媽媽,看著爸爸開心的樣子,恐怕以后再不會像從前那樣大喊大叫了吧!
好了,故事講完了。這個故事講的就是生活中的小技巧了。作為父母的我們在面對孩子提出的一些關于爸爸媽媽他們忍受不了的缺點時,是表現的和孩子們一樣,還是會和書中的媽媽一樣既維護了爸爸在女兒中的形象,又讓爸爸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而自省和改變呢?
所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孩子的成長環境需要父母雙方一起去努力營造。加油吧父母們!
最后呢,簡單說一下繪本的后面幾頁,其中有一頁是作者簡介,有興趣德可以看一下。
后環襯和前環襯是一樣的。
封底封面交相呼應,展開以后是一幅完整的圖畫,所以,不要忽略繪本的每一個細節哦。
就這樣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