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母親節這類節日一向是不怎么過的,也許與它是西方傳來的節日有關,也許與我家還不善表達愛意有關。因此,我甚至連母親節是什么時候都沒記住,每次過節,在同學中我總是尷尬的,在他們討論送什么給父母時,我往往連短信都不好意思發給他們。
1.
微信的使用人群逐漸擴大,我媽和我爸都比我早開通微信,但我媽比較笨,還不會使用群轉發更不會添加表情包之類的隱藏操作,每次一有機會,她總是拽住我問我怎么操作,就像小時候我問她數學怎么加減乘除一樣。
終于學會了微信的普通功能后,她又問我手機短信怎么發送信息,怎么打字。剛開始我有點不耐煩,因為很久之前就教過她了,而且不止一次,但是我不能表現出一絲不滿,不能因此而嫌棄她,畢竟誰也不是一開始就會的,更何況他們是接觸從未想過的新技術。
我知道她只讀到小學畢業,要使用拼音九鍵是不容易的,于是就給她設置了手寫,并和她說可以試著發短信給我。在給她模擬一遍具體流程后,我就在一旁玩手機,讓她自己練習去了。
過了十幾分鐘,手機突然收到我媽發來的短信:女兒,我爰你。
我心里一顫,雖然愛字寫錯了,但我知道她想表達的意思。這是我媽自己動手一筆一畫在手機寫出來的發的第一條短信啊。以她手指的靈活度,肯定是還沒寫完一個字的一半,鍵盤就自動跳出來了,而且還是錯的字,然后她又要重新寫過。這五個字,她花了十多分鐘來寫,我卻要用一生來看。
2.
我媽做菜的手藝不是特別好,但也不會太差,每次過年去別人家她總要自貶一番。但是啊,每次在學校,我總是很想吃她做的菜,尤其是在不開心,想家的時候。
張愛玲說,媽媽們都有個通病,只要你說了哪樣菜好吃,她們就頻繁地煮那道菜,直到你厭煩地埋怨了為止。其實她這輩子,就是在拼命地把你覺得好的,給你,都給你,愛得不知所措了而已。
我媽也是這樣。
高中時住宿,每個月只回一次家,在學校營養跟不上,回到家我媽又不會自覺加菜,因此即使在家也是吃得很少。
“怎么只吃這么一點?”看到我只盛了半碗飯,我媽問道。
“沒什么想吃的。”
“那你想吃什么?”
“嗯……魚!好久沒吃魚了,學校的魚好難吃。”
第二天,飯桌上果然有魚。后來每次回家,我媽必定準備了魚。但是一道菜吃多了也會膩,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問她:“媽,能不能不要再買魚了,都吃膩了。”
“那你想吃什么?”
“嗯……不知道,反正換其他的,不要魚。”就這樣,我不要臉地將“吃什么”這個難題又拋給了她。
其實她只是一位愛得不知所措的母親而已,她知道在學習上幫不了我什么,只想讓我吃飽,吃好。
3.
小時候,在夏天蚊子肆虐的季節,我睡覺時只是匆匆關燈放下蚊帳倒頭就睡,懶得去趕那隱藏在夾縫中的蚊子,任它叮咬。但是在那一個個深夜,我總會被燈光刺醒,然后聽到一陣陣巴掌聲。
“真不知道怎么睡得著?那么多蚊子,蚊帳都沒關好,下次不來趕蚊子,看她們還敢不敢這么懶。”
原來是媽媽在替我們趕蚊子,我在被子里強忍著笑意,聽她一邊數落我們,一邊打蚊子。等她關了燈才睜開眼來,四周蚊子嗡嗡的聲音沒有了,窗外夜色更深了,月亮仍舊掛著。現在幾點了?媽媽才下班吧?還沒來得及去休息就來幫我們趕蚊子了。
長大后和妹妹聊起這些事,她說也有過被吵醒的經歷。但是我們從未和媽媽講過,都把這份愛深藏在內心。
媽總說我們越長大越沒良心,小時候還會和她親近,現在什么事都不和她分享。其實啊,我們很多事都不想讓她擔心,而且從未忘記她的愛。我即使嘴上不說,但心里充滿的感激和愛難以名狀。
媽媽,謝謝你愛我。我也愛你。
本次活動超鏈接――活動傳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