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教室里的名人名言嗎?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讓人落后。
謙虛也是傳統文化之一。
于是父母們教育孩子要謙虛,不要驕傲。
可是批評=謙虛?贊揚=驕傲?
聽聽他們的心聲:
“上學時,我父母總在我面前說他們朋友或者同事的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讓我評價評價那些通過令人做的對不對,我自己有什么想法,進而教育我。可我其實,心里特反感,人家的事跟我有關系嗎?我管得著別人嗎?別人好壞礙我什么事啊?恨倒是談不上,就是不正面教育,有點抵觸,其實背后都是用心良苦,但至少當時這種方式造成了創傷”
“我媽也不當面夸,我結婚當媽了,才聽到偶爾夸夸,但通過我媽的朋友和我父母的同事嘴里,原來他倆總在別人面前夸。可有什么用呢?孩子從家長那需要獲得的認同感,一點沒得到啊”
“你說你媽沒夸過你,我才意識到,我媽三十多年來也沒夸過我哎”
“到現在我媽還是這樣,人家的孩子幾個月斷的奶,好!人家的孩子胖,好!人家生完孩子就瘦了,好!......總之,都是別人好!我有一次直接火了,我現在的生活環境不比你說的誰誰誰好多了?我工作好、英語好、老公好、住的好、不辛苦,我自己覺得我比你說的誰誰誰好多了。我媽聽完給我一個白眼不說話了。”
看看這些?曾經的孩子/如今的成年人?說的話,有沒有看到自己或者父母的影子?
如果不是成長到了可以坦然面對,還能想辦法消化的地步,怕是這創傷還無法治愈。
做的好了沒被夸,稍有差錯就被罵,還時不時被提點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好。
一個孩子的自信,就這么被摧毀于無形。
那些不夸自己孩子只說別人家孩子好的父母,是不是覺得自己家孩子一夸就要上天?
難道就不可以正確的表達情感嗎?好的就認同,壞的就教育,難道不可以嗎?難道夸孩子,孩子就會驕傲,進而變壞嗎?
國際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經語言程序學)大師李中瑩說:
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5000次以上的肯定。
事實上,不少父母并不知道如何肯定自己的孩子。肯定孩子也是一種親子教育技巧,要多多練習:父母可以肯定孩子的情緒,或肯定孩子的動機;肯定孩子可以肯定的部分,或者從他的角度來作出肯定。
要怎么夸?
以下是錯誤方式
請get以下正確方式,夸贊具體的行為
請不要再吝嗇你的夸獎了!
愿更多精靈在愛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