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六歲的年紀,書包里總是有郭敬明、安妮寶貝、張悅然、七堇年……自習課看,課間看,作為一個天生不喜歡理科的學生,后來甚至聽不懂例題的數學課也看,喜歡他們筆下那些轟轟烈烈的青春,也曾以為自己的少年時代也會過得如小說般詩意。
到了高中,桐華、韓寒、盧思浩走進了我的生活,繁忙的課業剝奪了好多的自由時光,然后就只能熬夜看,周末擠時間看。最喜歡的是桐華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反反復復看過好幾遍,總覺得能找到一些內心深處的共鳴。
而現在,更喜歡讀歷史,讀古典文學,再拿出那些青春小說,總會一個小時左右翻到最后一頁,再也找不到當初的那種歡喜和共鳴。
可能這就是改變是成長,以前再喜歡的東西,以后也不會喜歡了。
有人說,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經歷最艱難的幾年。如果這句話是真的,我寧愿我的艱難都出現在我年輕的時候,至少我還經得起歲月的折騰。
這些年我也看到或者經歷了好多艱難,到頭來會發現,正真的傷心難過從來不會是表現出來的。那些用酒精來麻痹自己的人,那些每天叫囂著苦累的人,那些把自己投入到深夜城市燈紅酒綠中的人們……起初我以為他們是這世界中最受傷的人,后來發覺,茫茫人海中更多的人選擇隱藏所有的不快,然后盡力迎合生活,表演出愉快輕松,這些人才是正真的苦累,累到再也沒有精力去發泄,苦到再也不想去訴說。
我曾經告訴別人我的理想,得到的回應是:“北上廣才是可以談夢想的地方。”可能這句話乍一聽很極端,可是仔細思索也真的有道理,北上廣很現實,但是去到哪里,機會很多,夢想也會越接近。也是從那個時候我開始暗自決定,我成功的速度最起碼不能超過父母老去的速度。可能北上廣一時間去不了,但是也要每年每年一直進步。
遇到的好多事與人,過去之后我總會想,如果同樣的事放在現在,我會怎么做?事實證明這種思考是沒有意義的,過去的就是過去了,再怎么回憶也已經成為過往。不如靜下心來過好當下,也免得過了幾年之后一次又一次的回憶和反思。
其實時間帶給每個人的改變都很多,我也不例外。
茫茫人海,不能回頭。
歲月很長,不要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