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十七(小學老師)
1
這篇文章獻給這樣一類寶媽們:
我的孩子的口頭禪永遠是:我忘了......
■好消息是:記憶力除了一部分天生的原因,還有一部分取決于后天訓練。
■壞消息是:這樣的訓練需要堅持才能有效。
■不過還有個好消息:
提升記憶的訓練很好操作,是個人都會。
? ? 首先,我們來說說記憶的原理。
現在閉上眼睛,回想一下你最愛去的那家飯館,你是靠什么想起來的?
? ? ? ? ? ? ? ? ? ? ? ? ? ? ? ? ? ---味道
哪道菜的味道特別棒,哪道菜最讓你驚艷,都是通過味覺回憶的。
當然,你回憶起的可能還有這家店的裝潢,化妝間的香薰味等等。
要問我最喜歡哪一家西餐店?我會通過一道菜里的火腿薄片,以及黑色石質餐桌上對比強烈的玫瑰花瓣想起來。
沒錯,記憶力是通過知覺留在腦中的:
? ? ? ? ? ? 視覺 聽覺 味覺 觸覺……
知道這個原理的作用是:我們可以通過加強這些感官刺激,達到提升記憶力的目的。
2
那么,怎樣加強這些感官刺激呢?
有兩個辦法:? ? ? 加強[注意]力
? ? ? ? ? ? ? ? ? ? ? ? ? and
? ? ? ? ? ? ? ? ? ? ? 提升[理解]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用理解力加強感官刺激,達到提升記憶力,比較好操作,各位寶媽也能在短期看到效果。
例如,針對考試中屢次出現的錯誤,怎樣可以記牢不忘記?——靠理解力來記。
舉個例子:我的學生在小升初的復習過程中,會每個人準備一個糾錯本,把錯題都整理出來。
在我檢查糾錯本的過程中,發現了這樣兩種呈現:
一種是把題目工工整整地抄下來,把正確選項寫下來,over,只利用手上動作和視覺;
另一種是將錯誤原因,錯誤類型,為什么我會做錯,以及拓展訓練進行歸納總結,還經常復習背誦,利用思考力、視覺、觸覺、聽覺等。
第一種呈現看似很認真,但是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如果出現稍微有變化的題目,他依舊會錯,因為新題不可能出現同樣的選項,總結的ABCDB也毫無意義。
這樣的糾錯,就像樹林里散落一片的枯木,都長得差不多,沒什么特點,無法辨認,稍微換個地方,你就找不見了。
而第二種糾錯方法,看似很費力,很費時,卻調動各種感官編織了一張大網,搭建了一個木屋,產生關聯,將可能存在的同類型漏洞一次搞定。
? 題目虐我千百遍,我卻待它如初戀
? 考點殺我千百回,我卻愛它永不變
而這樣的糾錯方法,靠的就是調動多種感官,加強理解力,進而提高對知識點的記憶力。
提升了理解力,懂得這道題的原理,記憶力就會加深,再來多少道同類型不同選項的題,我都不怕。
? ? ? 慢,就是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時常后悔,如果五年前的一年級,我們很多老師和家長來認真做這件靠理解來糾錯的記憶方法,多少孩子都會比現在好的多得多.
3
除了提升理解力,還有沒有好操作的小技巧,可以讓知識忘不了呢?
三個記憶訓練技巧:?
? ? ? ■敏銳性、最佳時間、復述■
比如感官的敏銳性,說白了,就是訓練孩子發現事物的特點。
可以在學習新的數學公式和語文課文前,回顧昨天的內容,找找區別以及今天的新收獲,發現規律、特點。
再比如關注記憶力提升的最佳時間:每天在學校的早讀,大多數同學都會早早到校讀書,但始終有極個別的孩子是“遲到王”,總會有各種各樣無法讓老師拒絕的理由。
但實際上,這些看似暫時“躲過一劫”的孩子們,損失的是早上最佳記憶的時間.短時期看不出來差距,時間長了,差距立顯。
? ? 為什么主課都在早上,就是這個原因。
? ? ? 所以,早早到校,受用的是自己。
提升記憶力的第三個小技巧---復述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老師總會布置這樣一個作業: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講給父母聽。
長大后,才明白,這個看似無法檢查可以鉆空子的作業,卻是訓練記憶力的最好辦法。
因為,只有你自己理解了,明白了,才能通過復述讓對方也明白。
如果對方能明白,你對這個知識的印象就十分深刻了。
復述不僅可以在學習語文中常用,也可用于各種公式,和感興趣的新知識。
家長們,別嫌累,鼓勵孩子講給你聽,真的有用!再問問您沒聽懂的地方,帶孩子主動找到漏洞,加深記憶。
用了“忘不了”——理解力、敏銳力、復述力,并且把握記憶的最佳時間,?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