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01
我時常走在路上,可能是你想象的那樣。但作為異客,每到一個地方再多的地方也漸變成無恙。
最早聽到“異客”一詞,是在王維的詩里,王大佬把它定義為漂泊在外的異鄉人,而我把它定義為行走在外但心不在漂泊的人。可能會有些深奧難懂,那么您接著往下看就明白了。
每一段旅程都是一個故事,故事或長或短,或有酒有肉,或在山郊野外,或在頂層天臺。但發生過的,都值得寫下來。
初次登上火車,是趕往學校的時候。大概是喜歡坐夜車,所以未來幾年的時間里,每次從家往返學校,都是乘坐的夜班車。火車是最適合旅行的地方,或多或少會認識一些素未謀面的人,也正適合我這樣的“文氓”裝作高深莫測的樣子,坐在靠窗的位置,吸引年輕小姑娘的注意。可是那擁擠不堪的車廂里加之售貨員的“花生、瓜子、火腿腸……”倒讓很多熱失去了對小綠皮火車的興趣。
其實,走的地方多了,越來發覺屬于自己的寧靜時刻越來越多,哪怕是夜晚一個人壓在繁華的大街上,享受著微風的安撫,也覺得自己溫馴了許多,慢慢地喜歡上了這種感覺,
GROWTH
成長
02
我向來喜歡說走就走,一個人嘛,雙肩包架在肩上,兩條腿邁出去不就去了遠方了嗎?坦然,對我來說每次旅行都是毫無目的的,既不是為了拍照證明自己去過很多地方,也不是為了去考察傳說中的神秘存在。最多也就是提前了解一下路線和城市歷史。
屆時的感覺最難言而喻(自己造的詞,難以用言語比喻),瞬時覺得自己自在獨行。
那天在大峽谷,推薦路線為A,也就是觀光車上去,觀光車下來。我卻硬生生爬到山頂,從索道下山,把A線走成了B線,當然也可以說C線,因為那里從來沒有人把一張旅游票強行改了方向,還逼得工作人員寫下路線改走,并簽下大名。現在有沒有C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不會再第二次走那條線了,因為每一個走過的地方就像一張撲克牌,只能打出去行使它的職責,卻不能被收回。
晚上回到酒店,我沉思悵然。究竟什么是我們該走的路?既然問題如此深邃,答案如此稀薄,那我問了豈不是白問?但不問白不問,問了不白問。反而我覺得別人都覺得好的東西,不一定適合自己,相反別人都嗤之以鼻的充滿討厭因素的東西,于自己來說也不是無養可汲。
那,毫無目的的旅行有沒有意義?有。因為目的就是旅行。
03
接下來我還想說說暑期見的一些事情以及走過的幾個地方。
我從山西出發,上了小綠皮,一路上走走停停,但總算眼睛里還有綠色,有時候綠起來沒完沒了。這趟小綠皮是山西去南方最經濟實惠的一趟車,沿途的站點我倒背如流,有時候還會模仿列車員的語調喊兩嗓子“下一站衡水啊,醒醒啊,下一站衡水……”其實是不想讓自己發起呆來浪費在火車上的生命。
一路經過好幾個人口大省:山東,河南,江蘇。印象最深的還是家鄉那一口“中,中,中”,可是都沒能下車去 踩踩家鄉的土地,吸幾口家鄉的氧氣。我在徐州下了車,因為要轉乘去蘇州的火車,所以在火車站和一個大爺聊了起來: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看點,但每個地方亟待回家的人卻因為生活無法趕往親人的懷抱。我默然,大叔您是哪里人?“我是淮安人,在徐州這個地方啊,全然沒了南方的氣息,反而跟你們河南人很像,愛吃辣,愛打架,時常談婚嫁。”我笑出了聲,卻找不到任何理由反駁他。
分別得時候大爺給了我一支煙,我接了過來,但并沒有點著,我在想我以后會不會也因為一兩個人的不堪行為而對一個地方毫無好感?或許,我也說不清,接著走吧。
HO
ME
04
從地理上講蘇州在中國的東南沿海,從地位上講蘇州是上榜新一線城市的。我到了蘇州之后,和往年不同的是地鐵和輕軌都擺上了臺面, 火車站出口也越來越多,似乎找不到當年那種古城的韻味了。但唯一沒變的是40度的高溫,杵在那不動都汗如雨下。
不過我不可能因為它的炎熱就從此絕步,而且那么多人都因為它的機會和美麗留在了這座城市。
那就順帶提一提蘇州園林吧。它剛好在蘇州市中心,而且不用倒車,從蘇州火車站上輕軌或者到園林站的火車幾分鐘就到了,不過具體什么時候能逛完這個如花似玉姑娘一樣的園子,那得看你的十一路公交車是不是后續發力了。話說回來拙政園、滄浪亭、獅子林還有留園,那可不是光靠一臺相機,兩只眼睛就欣賞的完的,關鍵還靠一顆不怕累死的決心。
除過上面的一通啰嗦,還想說幾句我的見聞。原去蘇州打工,但因為對方沒有談妥,所以只好在昆山流浪了兩天。哇,可別提多熱了,山西的娃娃們要是來,估計都該躲冰箱里拉都拉不出來了。
言歸正傳,在兜兜轉轉的那幾天里,感觸很多。城市越小越自命不凡,城市越大越覺得自己渺小。在這樣的一座城市想要有自己的一片小小空間,有可能是需要付出畢生精力的。 所以當我晚上散布在這座城市的街道,隨處可見人們吃著烤串喝著啤酒,哪怕凌晨兩三點,也如同白天一樣熱鬧。誠然,這在北方是體會不到的。
不過后來越走越深,越發現像自己一樣迷茫的年輕人很多,他們每天上完夜班,換上衣服,行尸走肉般和一堆人熙熙攘攘大聲叫喊著自己想要的人民幣數字。最后回到家還是一如既往嘮叨著公司里的各種無聊八卦,第二天依舊擠著公交和地鐵上班去了。
我并未嘲諷殺死他們的是最簡單的世俗生活,可能我以后也會這樣吧,為了柴米油鹽、升職和錢,漸漸地失去最本真的自己。其實,一直以來最看不清的是自己,迷茫又毫無念想,唯一不同的是還能寫出點慰人心靈的話。
但迷茫之時是憂思灌腸,迷茫之后是萬物生長。
05
從蘇州南下是嘉興、上海。所以趕著興致我去了上海外灘:據說是上海最繁華的地方,黃浦江畔,三棟地標式建筑,還有南京路上的大牌商場,中山北一路的上海名流專屬餐廳。當然,偶爾還會有明星們在這里拍戲。不過對我來說最刺激的還是想挑戰上海中心大廈以及環球金融中心,可是原因重重,沒有登上去。我想如果站在634米的天臺上去看整個上海,心情一定是不同的吧,即使自己在這里還沒有安家。
沿著外灘,我看過了東方明珠的紅燈閃爍,還有花旗銀行的養眼招牌。然后一直向東,我到了著名電視劇《情深深雨蒙蒙》拍攝地點——外白渡橋,據說這里是好多愛情故事發生的地方。最后走的時候其實還在考慮上海人在這么繁華的地方怎么生活的,“關你屁事啊,小赤佬,腦子瓦特了?”哦,呵呵。
從上海返回嘉興之后,我計劃著去西塘古鎮一探究竟。所以換上好看的衣服,把胡子也刮干凈了,滿心歡喜去了西塘。只是當時太熱,再加上晚上人跟炸了窩似的,我頓時蔫了。
所以五福橋上也沒來得及搭訕一個南方妹子,古鎮夜景也沒有好好欣賞,更別說去古鎮酒吧瀟灑走一回了。所以,那一晚我不歡而歸,不過還是要感謝載我去西塘古鎮的騎摩托車的賊帥的大叔。
不管怎樣,當我隔著一段距離去看這些事的時候,總覺得沒什么。因為我根本沒有擔心自己會像那些打工者一樣,四處漂泊覓食,一旦食不好吃,或是食售價高了,他們就會漂流去另一個地方,居無定所,沒有家。也不知道家是親情的臂膀,還是僅僅是掙錢養活人口的場所。
06
夜深了,故事沒有多少感人的時刻,也沒有多少驚心動魄的場景。但我堅持想說,無論你在哪里,流浪也好,安然若素也罷,讀書也好,旅行也罷。心里都要有一個棲息的地方,不然當你在一個漠然的城市里生活,無家可歸的時候,還能有個希冀的地方。
嗯,還有大家不要學我,隨意就走了,每去一個地方前都要萬般計劃,算清楚預算和開支,規劃好路線,因為這樣會讓你只身在外不至于手足無措。還有就是盡量去尋找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因為所有人都相同,那不成了連連看了?
好了,十一就說到這了。人生處處是旅途,站在外面才能看清更遠的世界,身處高遠才能尋覓到人跡罕至的道路。外面的世界新鮮事多嗎?多,單看你怎么把握。
我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END-
一個時而異想天開的文藝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