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們在孩子學英語這件事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培訓機構一年的學費動不動就上萬了,在帝都魔都這些大城市,甚至有一年收費三萬甚至更多的少兒英語培訓。
? ? 可這么高的投資,收益卻仍然不高,很多孩子去學英語,只是沖著的課堂上有游戲去的,真正卻沒學到多少東西。
? ? 為什么就學不好英語了呢?
? ? 忽然想起了南轅北轍的故事,我有錢,我馬快,我車好,最后卻到不了目的地,因為最最重要的因素--方向,錯了。
我們大部分人的英語學習理念,也存在這個問題--方向錯了。
? ? 錯誤的方向,把我們帶入了學習的大坑中。這些大坑兒把我們困住了,盡管我們拼盡全力,卻還是無法從這些坑中爬上來,大部人的英語無法取得和努力成正比的進步。
? ? 因著我們大人錯誤的學習理念,我們的孩子又成了新一代的犧牲品,很多孩子和家庭在英語學習上下了血本,收成卻非常慘淡。
? ? 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一下,孩子們學英語時最大的四個坑兒。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當我們清楚的了解了這些大坑兒,我們就不會再掉進去了。
第一坑:要求孩子認讀單詞
? ? 這絕對是少兒英語學習的第一大坑,很多家長在我這兒報名學習一段時間后,總是會很擔憂地問到一個問題,老師,我這孩子怎么回事,大段大段的英語故事都會講了,可是一些很簡單的常用單詞,拿出來單獨問,就不認識了呢?
? ? 我就納悶了,為什么我們就那么想讓自己的孩子能認識單詞呢?雖然不認識單詞,但只要他聽得懂,能表達不就行了嗎?語言的本質是聲音和其意義的匹配,并不關文字什么事,文字只是后來為了更快更廣更久的傳播文化才發明的。沒有一種語言是先有文字再有聲音的!
? ? 我們七歲前在漢語上不也是這樣嗎?雖然不認識幾個字,但我們已經掌握了生活中百分之九十的表達。我相信,沒有哪個媽媽在教孩子說“媽媽”時,是拿著“媽媽”兩個字不斷在她寶寶面前不斷晃來晃去。
? ? 我試著分析過大家這么害怕記不住單詞的原因(如果我們弄清楚了一個難題的原因,我們很容易就能解決它。)
? ? 首先,從科學角度分析,人群中絕大部分人(70%)是視覺型學習者,也就是主要通過眼睛來學習,特別依賴閱讀,所以記住單詞的拼寫,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意義巨大。如果學習一個新單詞,即使能很準確地聽和說了,也還是一定要見見這個單詞,不然就會心神不寧,生怕如果不見一面,轉眼就會忘記了。(唉!我正好也是“大部分人”)
? ? 稍跑個題,科普下這點知識,對一些家長會有重大意義。常見學習類型分為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
? ? 顧名思義,視覺型通過眼睛學習,比較擅長閱讀,觀察,人群比例超過70%。
? ? 聽覺型通過耳朵學習,擅長傾聽,上課聽講效率非常高,人群比例20%多。
? ? 觸覺型的人通過動手實踐來學習,動手能力強,喜歡在實踐中學習,人群比例不到10%。
? ? 接下來重點來了!
? ? 我們的學校是為大伙兒服務的,因為大部分人是視覺型,所以長久以來,學校的教學模式都是對視覺型學生有利的。那么倒霉的就是那些觸覺型學生了,他們就被迫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怎么可能學好呢?
? ?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碰巧是觸覺型學習者,那就想辦法幫幫他(這里沒辦法展開詳談,不然就回不到正題了),至少理解尊重他,不要為難他,不要硬逼著鴨子上架了。
? ? 接著,回歸正題。
? ? 我們著急要求孩子認讀單詞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的考試模式,是以文字形式為主的。如果孩子只會聽說,不會讀寫,考試必然得不了高分。為了考高分,我們就得從小抓起。
? ? 其實沒必要這么著急,我們不如放輕松,讓孩子先掌握英語的聽說,然后再學習讀寫。不用擔心他會變成英語文盲,想想吧,我們七歲時也可以都算是漢語文盲,可長大后也沒見有幾個人真的成了文盲。
? ? 而且我們的學校教育是最重視讀寫的,孩子在學校會有大把的機會學習練習讀寫,我們何嘗不把時間省出來,去做那些學校沒法完成的事情呢?
? ? 下次,我們再來聊第二個大坑兒。
加麥子老師微信83114428,隨時學習好玩兒的英語小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