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篇關于“我為歌狂”動畫將會重制的推送刷滿了朋友圈,我爽快地掉入了回憶的坑。
對我來說,就像大腳板是最特別的雪糕一樣,我為歌狂也是我最特別的動畫/小說,因為這都是關于青春最特別的回憶。
我依然記得,這是我看的第一部關于青春的小說,厚厚的灰色封面,在課后的教室里被掩護上了世界名著傳遞,回到家看到電視也在播這個動畫,聽著葉峰磁性的聲音,那滿滿的幸福感簡直就要溢出,即使這個動畫在現在想起來更像是播放中的ppt。
和“我為歌狂”的相遇,在于剛好正確的時間。初中正值青春期伊始,小城市的青春期相對比較匱乏,校園里盛放的紫藤蘿,教室里有一桌子的書本和習題冊,我們只有黑壓壓的世界名著和正統的《中學生天地》,沒有萌芽和新概念作文,甚至沒有《讀者》和《青年文摘》。慢慢地,萌動和懵懂的心會驅使著,課桌下漸漸開始流傳了饒雪漫、郭小四等等的小說,也有了《我為歌狂》的影子。早讀的清晨,大聲背誦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思緒還是會沒有意識地飄向葉峰和叢容的補課情節,或者那只可愛的叫優等生的小豬,還會哼哼著“有夢好甜蜜”。
小城市的青春單純而安靜,饒雪漫郭小四等的家仇、強暴、墮胎、撕逼等的青春疼痛系列并沒有些許的共鳴,而“我為歌狂”里的青澀小戀情以及尋找和堅持夢想的情節更能打動那時候的我們。初中沒有社團,聽說優秀的高中才有炫酷的街舞社等,把“我為歌狂”的情節想當然地嫁接到了自己即將擁有的高中生活中,興許也算是要好好學習考上一個優秀的高中的正能量之一吧。
都說,有這個回憶的青春期小姑娘小伙子們現在都已經奔三了,這話是很遺憾的真實。當年,意氣風發地唱著《我的舞臺》,夢想如何如何,即使每天埋在習題里面,依然覺得自己為夢想在奔跑,一天多做幾個題目就認為自己在“超速”,總覺得有一天自己會得償所愿,大放光彩,會達到自己的“夢想”。現在呢,想了想自己的夢想之路——一路長大,夢想變更,最后,發現好像沒有了夢想,甚至也沒有了理想。體驗不到“為夢想超速在奔跑”的感覺,更沒有底氣說“我的舞臺我自己建造,要讓全世界看到,相信自己永遠是主角”,更多的可能就是覺得自己”獲得像一個問號”,越長大越“東張西望找不到自己的跑道”。那些曾經勵志的歌曲也好,標語也罷,曾經的雞湯,或許還比不上綜藝節目嘻嘻哈哈笑一場來的作為我們面對疲憊生活的正能量補給效果好。
也許,這次重制,我們回憶,會不會激起當年青春的熱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