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算《史記·刺客列傳》、唐傳奇、《水滸傳》等等,武俠小說的歷史應該從《三俠劍》、《三俠五義》、《施公案》等算起,共經過了四個階段。
上述俠義公案小說為第一階段,以民國期間的還珠樓主、平江不肖生、宮白羽、王度廬等為第二階段,以金古溫梁為代表的港臺武俠為第三階段。新世紀的大陸新武俠則是方興未艾的第四階段。
這四個階段的區分之所以能大約為世人公認,因為各個階段的江湖體現出了不同的特征。也就是說,各個階段的作家創造了各具典型性的江湖。
在第一階段中,江湖并不獨立。無論勝英、黃天霸還是展昭,盡管俠名動天下,但無一例外是要以輔佐清官、為朝廷辦差為歸依。即使傲氣過人、特立獨行的錦毛鼠白玉堂,最終仍無例外地為朝廷獻身。這一階段,江湖人的人格是不完整的,可以說是依附的江湖,無可避免地反映了王朝統治下的人文生態。
到了第二階段,作品的人格開始逐漸擺脫秩序的束縛,但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內在規律的限制。《蜀山劍俠傳》中的劍仙反映了作者在當時民不聊生社會中的一種臆想,但峨嵋群仙無所不能的同時,仍受到上蒼九四天劫的制約,既反襯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也說明在傳統秩序解體、新秩序尚未確立的混亂時期之無奈。
從另一方面看,李慕白、俞劍平這些人,固然不再如第一階段的俠客需依附官府而生,似乎在江湖上逍遙得多,但內心仍無法擺脫道德律令的束縛。因此,這個階段的江湖是掙扎的江湖。
第三階段是我們最熟悉的階段。金古梁的江湖較以往呈現出更為繁復多樣的特征。主人公們無論是郭靖、張丹楓,或是胡斐,或是李尋歡、沈浪,都已突破了前兩階段的限制。與此同時,他們往往又被局限在傳統的圈子里,雖然敢于蔑視強權、對抗命運、迎接挑戰,但最終卻多因為內心與現實的不容而退出江湖,以逃避告終。令狐沖、張無忌不得不放棄至高地位與權力,以逃避的方式去達到人格的完整。李尋歡與蕭十一郎這樣的主人公表面瀟灑自如,但內心或痛苦、或無奈,無一不反映了他們那一代作家面對歷史與社會現實時的思考。這個階段的江湖是彷徨的江湖。
到了第四階段,以大陸新武俠為標志出現了一大批作家。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小椴、楊叛、江南、燕壘生、鳳歌、步非煙、滄月等等一大批人。他們大多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也就是說,是與國家的開放同步成長的。
與前三階段的作家無法擺脫其時代特征一樣,小椴等寫手也無一例外地受到了時代影響。這個時代,在傳統與現代并存的同時,小椴們的內心更加不受束縛,更加渴望并追求自由。這個時代,現實環境已大為寬松,人文主義開始大行其道,因此這個時代的江湖是自由的,小椴筆下的江湖是自由的。他筆下的人物有情義、有關懷、有擔當,但不再為官府制約,不再受道德束縛,不再為內心困擾,更加真實地再現我們這個時代的活生生的人。
駱寒的弧劍,并非指向朝廷。他不是為了蒼生百姓去挑戰緹騎,也不會管挑戰袁辰龍將給江湖與廟堂的平衡帶來什么變化。一只杯就足夠了!小椴有意將駱寒置于與耿蒼懷的對比之下,更反襯出他的江湖與前人不同??梢哉f,小椴一出手,就已經顯示出,這個新的、自由的江湖時代已經到來。
他筆下的人物,與名門大派、顯赫身世不大沾邊,或者盡是社會底層所來,但更反映出這種自由天性是人人與生俱來所有。小椴有意將他筆下人物的對立面設置得無比強大,二者反差無比鮮明,如緹騎、如東密、如唐太宗。而他筆下的人物則是孤寂的、孤傲的,以一種跳脫的自由精神去面對、去挑戰這些可怕的、不成比例的對手。如余果老、胡大姑這些人,冒著以生命為代價的危險出手,除了一股俠義之氣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人的感情、一種溫情的支撐、一種自由精神的表達。他們出手,不是為了守護一座城池,不是為了家國天下,成功或失敗對他們本人來講實則并無分別。
此外,小椴筆下的女性也反映出與以前作品中女性完全不同的自由與獨立色彩,其風頭甚至往往壓過男主人公。從盧絆兒、魏青蕪開始,到商裳兒、蕭如、杜方檸,以至于“遺事”中的京娘,無一不如此。還有,這種對自由精神的追求也反映在小椴對小孩的刻畫上,小六兒、小稚、小苦、小計,包括開唐的主人公李淺墨。因為,孩子的天性是自由的、反叛的,不服從成人設定好的世界。他們的成長,可視作對現實的反叛與對自由的追求?;氐浆F實中看,小椴一個人隱居在山中,也可以想見他的孤寂與自由了。
當然,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與網絡文學大興其道,新武俠也在走下坡路,當時的陣地“今古傳奇武俠版”已經改為月刊,一大批寫手紛紛轉型,或擱筆,或轉戰奇幻,實體書出版的路子也很窄。但我相信,這許多年傳承的俠義精神不會就此消亡,雖然或許有低谷,有起伏,但總會有某種形式重振其勢的。
讓我們看著吧,讓我們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