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孩子是幼兒多項心理品質迅猛發展的時間,這個階段身體的手眼協調能力的進一步增強,肌肉控制也比3歲的孩子有很大的發展,在集體生活中,語言表達的能力也得到鍛煉,比3歲的時候強很多。
孩子從2歲開始進入第一個發展的敏感期——秩序敏感期,而到了4歲,同時還進入了繪畫敏感期、數學敏感期、執拗敏感期,和音樂敏感期,所以,把握好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特點,陪伴孩子一起建立一個可以影響他一生的好習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歲孩子的心理發展特征1:愛玩耍、活潑好動
4歲孩子的身體發育和肌肉協調能力有很大的發展,大部分孩子這個時候已經有過一段時間的幼兒園集體生活的時間,開始適應了社會交往的氛圍,這個階段的孩子,都非常的活潑好動,總是手腳不停地變化姿勢和活動方式,要讓他們安靜的坐一會,反而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所以,這個年齡的孩子甚至在一些家長們的眼中,覺得很是頑皮、淘氣,網絡里有些熊孩子們的搞笑視頻,往往也都是4-5歲的這個年齡段的娃,天不怕地不怕的,大人稍不留神,他們就能把一個干凈整潔的地方弄得雞飛狗跳的。
應對:
4歲左右的孩子,探索欲和行動力都大的驚人,把他們帶到大自然里和自然親密接觸,在草地里撒開腳丫奔跑,無疑是最能讓孩子發揮體力的和消耗精力優勢的方法之一;如果不能外出,在家里的時候,其實孩子已經完全可以和爸爸媽媽們一起,動力參與做家務啦!當然,這個時候,更多是讓孩子在參與勞動的過程,孩子干活的結果,不一定能達到大人的標準,但是重點是讓孩子參與,一是讓孩子對家庭的參與感、責任感更強,也可以通知家務勞動讓他知道更多的生活小常識,比如:花盤里的土就應該在花盤里種花,而不是要撒在床上和房間里的,紙巾是用來擦手的,而不是拿來抽著玩的;二來孩子參與家務可以減少孩子關注在電視、游戲等電子產品上面的時間,第三方面更可以在家務的勞動過程中,也能鍛煉到眼手腦整個身體動作的協調統一哦!
4歲孩子的心理發展特征2:游戲的人生
4-5歲期間的孩子,是典型的游戲年齡階段,3歲的孩子還只是喜歡模仿,到了4歲,除了模仿,還開始喜歡角色扮演了,而且孩子還能簡單的計劃的內容和情節,會自己安排角色。怎么玩,有什么規則,不遵守規則應怎么處理。總之,在他的游戲世界里,他就是王,由他來決定一切!所以,有時候你會看到,兩個或多個孩子在一起玩游戲的過程中,很容易會起沖突,因為每個人都是想要按自己的意愿來安排角色和規則,而這個時候往往又誰都說服不了誰,需要家長從中勸解和調停。
?應對:
?了解到這個年齡的孩子喜歡游戲,其實就家長的陪伴也很容易做了,隨手拿起一個孩子平時喜歡的繪本,就可以按里面的情節,讓孩子來安排角色,家長只需要陪伴他一起,聽他的安排,讓他主導整個“角色扮演”的時間,你會發現,孩子玩得非常的投入、開心,而且在不知不覺間,可能連繪本的故事,他已經慢慢的能自己很精彩的演繹出來了呢!如果這個繪本或故事孩子是沒有接觸過的,那么,家長也可以通過這個“角色扮演”的方式,和孩子一邊玩,一邊把故事講出來,這樣的“講故事”的方式,會讓孩子對故事的情節記得更快更牢哦!
而且,你會發現,對這個年齡的孩子,和他干巴巴的講道理,還不如和他玩個游戲,更能讓他明白,這里有一個家長提供的親身經歷:他4歲的女兒很不愿意剪指甲,之前爸爸和媽媽輪流和她講了很多道理諸如指甲里藏蟲子,會讓你生病之類的,沒有用,有時候強迫就更沒有用了,孩子會反抗而到處躲,這個時候,爸爸想了個主意,和女兒玩一個“停走停”的游戲:他手里拿著指甲刀,從幾米開外朝女兒走過來,只要女兒喊“停”,他就立刻停下來;當女兒說“走”,他再往前走。如果好半天女兒都沒說“走”,爸爸就可以自己說“走”,期間女兒喊“停”的時候,他必須停下。女兒不能連續的說“停--停--停”(這個是后來加上去的,因為開始的時候女兒總是喊停),游戲過程,當爸爸按孩子的指令停下來的時候,女兒總會咯咯的笑上幾聲,當她說“走”的時候,爸爸再慢慢的走進她。最后,指甲剪好了,更重要的是,他們玩得很開心,孩子說停就停,使她相信,爸爸不會強迫或是傷害她,彼此也建立了信任感。爸爸決定要不要剪指甲,女兒決定剪指甲的節奏。
4歲孩子的心理發展特征3:思維具體形象
4歲孩子在解決簡單問題的時候,必須是借助事物的具體形象來思考和對問題的理解。能區分“你、我、他”,但是不能區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比如說,孩子在和小伙伴一起玩著,突然會跑過來和你說:“媽媽我渴了!”自己喝完了,還會要求也要給自己的玩具、寵物也要喝水,在他們的思維里,這些物品都是擬人化的東西,也會和人有樣的有情感。
應對:
孩子這個階段的思維必須依靠具體的形象才能對其建立想象和判斷。同樣的,他的語言表達,也是只是簡單的羅列事實,或是對看到的實在的東西進行描述。這個時候,如果多鼓勵孩子把自己看到的事物描述出來,大人如果有這個能力,還可以引導孩子增加一些表示情緒或是感受的詞匯,比如說:寶寶在和你描述他看到的這朵花:“花花是紅色的,周圍的葉子是綠色的。”大人可以接著問孩子:“那寶寶喜歡嗎?”也許孩子會回答你“喜歡”,也有可能是“不喜歡!”,重點是引導他說出來,慢慢的說得多了,他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也會有一個小小的覺察,而且也通過練習掌握更多的表達方式。所以這個過程也能很好的刺激到語言敏感期的孩子,讓他的表達能力悄悄的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哦!
聰明如你的家長們,你們不想試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