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藝術的孩子究竟贏在哪里?
2017-01-17 FW
昨天,晚上……
老師們忙碌著整理孩子們本學期的藝術作品,因為曾經(jīng)承諾要為孩子們做一個藝術展,又或許你根本不懂一個懂藝術的孩子究竟贏在哪里?
每次的藝術展,總有人會問我:藝術真的有用嗎?有什么用?
藝術用于安頓自己
而且,它無需向世界證明。因為這份感悟如此私人,不用于影響世界,只用于安頓自己。
看見藝術,擁有藝術,不等于懂得藝術。
這一切,說出來,只是一句話,感受到,卻是一束光。
不要覺得那束光跟我們沒有關系。
穿著美的衣服,有的人只是為了炫耀;“另一種人”,懂這是一種自我約束,為了接近體面。
裝修一座房子,有的人匆匆掛上最貴的名畫,卻看上去像樣板間;“另一種人”,隨便搭配,卻充滿自己的味道,讓家成為靈魂棲息的空間。
聽到一首歌,有的人滿腦子只有音樂家的緋聞;“另一種人”,莫名流下眼淚,內(nèi)心一個大困惑,就此解脫……
而,我們是哪一種?
“另一種人”,都是懂得這束光的人。
我們的每一個行為和細節(jié),皆為平生藝術教育相加的最終結果。
藝術是整個人生觀
孩子們在藝術的世界里,會有這樣的認知,可以在各種誘惑里出離,那么獨立,通透,卻不尖銳,反而平和。
因為,藝術滋養(yǎng)、引導他們……
藝術究竟是什么?在我看來,它不是名畫、名曲和名建筑,它是世界觀本身。
被藝術浸染的孩子贏在哪里?
贏在更早地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擁有感知世界的能力,擁有自我交流的能力,在我看來,這一切相加,才是真的贏在起跑線上。
更不要說,懂得藝術的孩子,舉手投足,都有一種獨特的魅力,無論他著裝是否奢華,這是內(nèi)在優(yōu)雅,在外在的映照。
我不覺得每個人都需要當藝術家,但我覺得,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環(huán)境,一個被藝術浸染的環(huán)境。
什么是浸染?
很多父母坐在孩子旁邊,計算著時間,舉著小棒子打手,堅持要孩子練習彈琴。還不如,在枯燥的鋼琴課后組織孩子們一起編故事,然后邀請一個孩子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隨心所欲地彈奏合適的韻律。也許,孩子們都感興趣,躍躍欲試。
什么是浸染?
很多父母會責罵繪畫的顏料把孩子的衣服弄臟,胡亂畫得臉上身上到處都是。還不如,放手一點,在水彩顏料的“池”里打滾也好,然后在墻上印畫也好,無非多付出一點清潔力氣,孩子收獲的,卻是表達的自由。
什么是浸染?
藝術教育一定是潤物細無聲的。當父母真正開始熱愛藝術那一刻,這一切才真的發(fā)生。
藝術不是貴族專利,藝術并不在廟堂高宇。藝術就是此刻,藝術是細膩的心,是相信所有真善美的存在。
我愿意我的小孩成為文藝青年,永遠不做只是為了生存而不是生活的無趣之人。我更愿自己的人生一直與藝術相伴,因為我知道——
人生最有價值的,說到底,都是那些“無用”的時光。
“藝術,是一種對人的存在的思考。”
你要說藝術到底有什么用?它還真沒什么用,但正是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藝術的魅力……
一件東西,如果我們愿意花時間、敞開心懷去接受它,它就能夠引導和轉化我們,那么它就可以被稱為藝術。就好像從那一刻開始,它已經(jīng)不動聲色地改變著我們對于這個世界的看法。
是的,藝術,其實能讓我們看到世間萬物;
不僅看到世界萬物,還看到萬物之間的關聯(lián);
不僅看到萬物之間的關聯(lián),還看到事物背后的人,人的情感。
……
很多時候,我還覺得,世界上,除了人之外,最能溫暖人的東西,就是藝術。
所以,如果你有孩子,請一定記得帶他進入這個最宏大的世界——無論貧窮,也無論富有。
相信我,他會感激你一輩子的……
新年,就是一種藝術。
我們都在,
你,在嗎……
? ? ? ? ? ? ? ? 寶威幼兒園&我們一起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