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6.這首詩的作者蘇軾,號_____________居士。(2 分)
7.下列對這首詩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 分)
A.“瀲滟”意為波濤洶涌,寫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朧,暗示作者飲酒后醉眼朦朧。
C.一、二句贊美了不同天氣情況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寫出淡妝濃抹的西施沒有西湖美麗。
【參考答案】
6.(2 分)東坡
7.(2 分)C
二.閱讀下面的元曲,完成第 6-7 題(4 分)
四塊玉·別情
自送別,心難舍,一點相思幾時絕?憑闌袖拂楊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2 分)
7.下列對這首元曲的內容理解,不正確一項是(
)(2 分)
A.“一點相思幾時絕”表現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為了避免楊花妨礙視線。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彎。
D.對離別情景的描寫貫穿了整首曲子。
【參考答案】
6.關漢卿
7.D
三.閱讀下面的詩,完成第 6—7 題(4 分)
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6.賣炭翁“賣炭”是為了換得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2 分)
7.下列對詩歌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 分)2 / 15
A.“伐薪燒炭”強調了賣炭翁勞動生活十分艱辛。
B.“何所營”交代了賣炭翁窮困不堪的生活狀況。
C.“可憐”表現了作者對賣炭翁艱難處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賣炭翁不怕天寒地凍的精神。
【參考答案】
6.身上衣
口中食
7. C(2 分)A(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