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兄長在京城讀書,曾有幸去過梨園。
現代化的社會,仍讓梨園猶存它的古韻。斜陽穿過窗欞,浮世安穩,歲月靜好。戲臺上仍有戲子咿呀唱戲。
是一出《霸王別姬》。在有些昏暗的燈光下,虞姬揮揮長袖,邁出碎步,“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便拔劍倒地。
那也是我第一次見老先生,他是臺下拉二胡的。
我坐在老先生跟前,只見他慢慢倒起茶,細細品著。
老先生出于書香門第,母親是大家閨秀,父親是教書先生,祖父是晚清狀元。
老先生從小喜愛聽戲,便跟了師父學二胡。
在戲班里認識了師兄。年少時的老先生喜歡看著師兄唱戲,猶愛那曲《霸王別姬》。
他在臺下拉著琴,師兄的虞姬揮揮長袖,邁著碎步,蘭花指一捻,便紅塵似水。那時候的日子也不過這樣。
一九六六年,五月,世間紛亂。老先生家中落道。老先生跟師父進了戲班。
一九六六年,八月,游街的行列中,小丑們演著一臺戲。烈日之下,千古風流薈萃,粉黛笑靨,油彩混著汗臭,師兄的虞姬仍在唱戲“君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便拔劍……
老先生看著這一切,只是在拉琴。歲月在捉弄他,人世在捉弄他,世間起起伏伏,無疑是這流水光陰。
一九七六年,十月,紛亂平息了。
老先生進了梨園。
剩下的日子慢了下來,時間磨出的痕跡長久的留在老先生的記憶里。
我喜歡聽老先生的琴聲。兜兜轉轉人間清平原來是在經歷過起起伏伏,才會有得豁然的開朗。
在華白的歲月,代我們記著舊日光陰里細微樣子,不負青春時的美好,領略了人世的滄桑,生活,日子也慢了下來。
在人間煙火中,一曲琴,一杯茗茶,光陰落筆至琴弦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