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專注橙長計劃]心理學day16-如何進行記憶管理part2

記憶提取,分為兩種,一種是再認,一種是回憶。再認是做選擇題,看到題目時你能立即反映出哪個是正確答案;而回憶則是做問答題,看到題目后你能在腦海出迅速反應出答案,然后將它寫在答題紙上。回憶的難度要高于再認,因此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最好能夠對知識點進行篩選和判別,哪些達到再認就好,哪些需要做到回憶。

回憶通常以聯想為基礎,比如我們看到一個人的名字,就可能會回憶其有關于他的一些事件。聯想有四個規律:接近律、相似律、對比律、因果律。這其實給我們進行記憶儲存,提供了策略。

1、在記憶時,將時間、空間相近的內容盡可能得結合在一塊記憶。如歷史中,按照時間發展順序進行組合記憶。2、將外形或性質相似的內容進行組合記憶。如單詞記憶時,詞根相同的單詞組成1個單元進行記憶。3、將具有相反特征的內容進行組合記憶。如將“親社會行為”和“侵犯行為”進行組合記憶。4、將具有因果關系的內容進行組合記憶。這一點特別適用于政治記憶。

除了以聯系的規律為基礎的四個策略,其實還有其他的策略。但最最有效的,其實是以思維導圖為基礎的關鍵字展開法。這能夠將記憶的儲存和提取有效結合,使得我們在回憶時更加快速準確,并且能夠順帶拉出更多的內容。

具體來說,就是在我們看完一節或一章內容后,對整個章節的內容進行結構剖析,然后構建出一章思維導圖。但這個導圖要注意,并不是要將所有重要的內容都羅列出來,而是只提取關鍵字即可。這樣形成的思維導圖,即是我們輸出的一個記憶材料,同時也是我們后來檢驗回憶的一個工具。

其實記憶儲存和記憶提取是分不開的,只要我們記憶時是遵循了一定的記憶策略,那我們在回憶時肯定也就更輕松。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