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春風吹破琉璃瓦”。近幾日在外奔波,還真體驗了一把春寒入骨的感覺。春漸深,風光應該更醉人。為什么,我們感受到的卻是森森寒意?
朋友家庭橫生變故,陷入困境,遭遇倍感唏噓。陪同她東奔西走,申領政府發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自以為狀況這么困苦,足夠引人同情,況且手續又齊全,不需錢權交易,一切都會順風順水。
事實證明,我們想多了。將近二十個需要蓋公章的部門,沒有一張笑臉相迎,更別說暖心的話語。甚至有些部門,比如居委會,民政局,不辭辛苦地在申報表上左看右看,揪出一些無關痛癢的毛病,故意刁難。不屑的眼神,皮笑肉不笑的表情,滿臉寫著一句話“想辦事,掏錢啊”。
不是說“春風一到,九盡花開”么?為什么春風吹不到這些大樓里?我們為民服務的政府部門啊,數九寒天已過,何時才能迎來春暖花開的一天?我深愛的家鄉大懷仁啊,撤縣變市的成功多么讓我們欣喜,那些機關辦公室的人員何時也能同步發展,態度體現出咱懷仁市的新風貌來?
星期日,各個部門都休息。進行了一半的申報工作暫且擱置一旁,終于可以坐下來養養神了。
抬望眼,天藍日暖,春光明媚。頓時心生沖動,渴望在這風清景明的春光里走一走,走過喧囂的人流,走進花香的深處,走得風煙俱凈,浮云盡散,一直走到華燈初上也不思停留。沒有任何目的,不帶一絲負擔,就這樣走啊走,享受春光的溫柔。
每天在各種各樣的俗事里忙碌著,忙著賺錢,忙著社交,忙著吃喝玩樂,忙著平衡各方關系。父母子女,伴侶手足,親朋好友,生意往來,甚至自我完善,都需要調動心神應酬協調,哪一點都不愿辜負。
可是春天來了呢!難道要辜負這大好春光的一番美意?萬物生長的喜悅,鳥語花香的熱鬧,風清景明的怡然,這說著說著就要過去了,可千萬不要錯過不要錯過呵!
忘了吧,忘了吧,這連日來奔波的疲累,一個接一個辦公室里晃蕩的冷臉,被苛責被呵斥的不公正待遇,由此帶來的心灰意冷,對機關辦事人員的失望與厭惡……所有這一切,都消融在春光的旖旎中吧,就讓春風,吹去遙遠的天際,化在日益熾烈的陽光里。
放下所有,包括思想,只聽從心的指引,跟隨春意,走進自然,忘了一切,忘了我,只是沉醉:桃之夭夭的灼灼其華,天街小雨酥潤下的絕勝煙柳,乍起的風吹皺了半池綠水,遍布天涯的萋萋芳草,趁著東風忙放紙鳶的兒童,亂花迷離了雙眼的游人??????
春色如許,怎能因一時的不如意而辜負了這春光的無私饋贈?不負春光,便不會失去對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吧。
年近半百,自以為活得很明白很通透了,一直自信自己覺知進退,懂得取舍,善于自我調適,有能力平衡人際關系。可是靈魂的深處,總有那么一小塊地方,住著任性,住著天真。這份任性和天真,居然在現實生活的演練中,被打得鼻青臉腫,還因此氣急敗壞。
閉目暢享著春陽的照耀,不禁啞然失笑。在鋼筋水泥的鬧市里生活得久了,所有人的心情就是這么漸漸粗礪的吧?
恰如這一個星期反反復復奔走的我們,遇過太多的冷面和刁難之后,心也逐漸地冷硬起來。
跨入餐飲行業十五年,也曾見識過惡人的嘴臉,有時候也會心生灰暗,但多數時候遇到的多數人,都是溫情有禮,語笑嫣然。包括很多來就餐的公職人員,皆滿面笑容。溫暖的飯館里,每個人都如沐春風。
這種歲月靜好的錯覺,仿佛桃花源中與外間隔的古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幾天的疲于奔命,才知弱勢群體的生活如此艱難,原來華麗麗的政府機構里宛如嚴冬,原來春風過往之處,還有吹不開的冰霜重重。
春天呵春天,春天不是撩人思緒,激蕩內心的季節么?不是應該引領詩情到碧霄么?一年之計在于春,自然界的萬物都已復蘇,包括山河歲月、夢想、心靈、愛戀皆在春光中蘇醒,生長著,變化著,涌動著生命原始的熱情和蓬勃。
可惜啊,我們政府部門里的陳規陋習卻沒有隨著春天的來臨生發改變,那些冷漠的僵尸臉依然散發著腐敗的氣息。不知道他們的生活里有沒有春情的點染?亦不知道遠離辦公室的時候,他們心中還存不存在良善?
很怕自己連日的“近墨者黑”讓心靈不再柔軟,真想甩出一疊鈔票一了百了,永不踏進寒氣森森的辦公單位。想想朋友止不住的眼淚,想想自詡文人的清高正骨,權且再任性一回,與人斗,權當其樂無窮吧。
循著這一季春色,先去大自然里神游一番吧,洗滌蒙上身心的寒氣。只有和自然融為一體,那種猝不及防的感動和心疼,那種最原始的放松和愉悅,才能迸發出汩汩的詩情畫意,升騰起發自心底的悲憫和珍惜。這樣的心呵,才能體恤人間疾苦,即使遭逢冷雨,也會寬容大度。
任性地行走吧,義無反顧地走向時光的深處。透過唐詩風宋詞雨的浸潤,讓古人的智慧喚醒我們蟄伏的詩心,從此不懼光陰流轉的陰暗,被春風撫慰的心柔軟多情。
且聽歐陽修傷感“無計留春住”,辛棄疾呼喚“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自古多少詩家感嘆春光易逝,把對春天的愛傾注在字里行間輩輩傳唱,而春天奉獻的溫暖和熱情足以消融冬季所有的嚴寒冰凍。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每一個人,都該把劉希夷的這首詩記在心里。命運有定數,因果有輪回,這一切春天都給你記著呢。如此,行事處人的時候也許就能心存敬畏。
劉禹錫的春天給人絕處逢生的希望。“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既然沉舟側、病樹前都存在這般欣欣向榮的景象,我們是不是也該心存美好的期待?如果人人心頭春情蕩漾,柔情傳揚,也許那些陰翳的辦公室里也有春意盎然的一天吧。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心里眼里漸漸地被春色填滿,漸漸升騰起忍辱負重的勇氣和力量。不過是一些挫折而已,由自身遭逢冷遇想到平民百姓辦事的艱難;不過是一腔憂國憂民的愁緒而已,由政府機關人員的不作為想到腐敗的根深蒂固。
所有這些,皆不可成為人生萎靡的理由。余生的歲月,哪怕明朝散發弄扁舟,不是還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邁嘛。
春天的到來,就是人們對生活最厚重的寄予和祈愿吧。
愿春天不會遠去,春意就體現在一朝一夕里,一蔬一飯里,氣息血脈里。愿春光可以抵御生活的愁苦和困頓,生出“辦法總比困難多”的希望。愿可達成的希望皆在春光里雀躍。
仿佛看到,希望像是一粒粒飽滿的種子,隨春風飛揚,在春天的角角落落里,扎根,發芽,生長,延續,生生不息。
期待吧,期待春日滿天涯,靜靜看萬物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