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以前的我以為自己抗干擾能力超強,可以兩耳不聞身外事,一心只寫晨讀感悟。
所以我對寫作環境要求不高,房間、客廳,通勤路上都行,手機也是開著的,微信、QQ和各種APP當然也沒關閉。
直至我被人為一次次打擾,被各種信息、電話一次次中斷,然后思路“死機”了,再次重啟又花去了許多時間,還弄得心煩意亂,甚至不得不停下來,我才意識到,再這樣下去不行了,一定要改過來。
現在的我寫晨讀感悟是這樣子的:
1.隔離的環境
固定在房間,關上門,給自己制造一個與外界隔離的環境。當然事先我得跟兒子交代好,沒有什么緊急的事別來打擾。這樣才能保證我全神貫注于構思,碼字。
2.斷網
網絡造成的干擾比空間環境還要大,只有斷網才是最徹底的辦法。如果不需要查手機里的資料,我直接關機,如果需要查,就設置為飛行模式,電腦也不上Q。如此我就可以心無旁騖地寫感悟了。
3.高效的時間
你處于最佳狀態就是你的高效時間。我一般是上午。
由于星期一至五要上班,所以我一般在晚飯后的一、兩個鐘來寫感悟。但只要嚴格執行前面兩點,也可以為自己創設一個相對比較高效的時間。
而星期六、日,我就可以掌控自己的高效時間了。完成感悟再去忙家務,或者出外,那種感覺就像學生完成作業再玩耍一樣輕松自在。
在有效的時間和空間寫感悟,這樣的效率是最高的,出品也是最好的,以上是我的一些小心得,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