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直言貴妃賜功名
逃荒的人們象一場洪水涌向長安城。人們都認為到了長安,皇上和官府就會給飯吃。這天,正走著,官兵們來了,稱奉皇上圣旨,要隆重接待西域各國使節,為避免影響大唐國體,勸阻大家不要去長安,敕令災民迅速散去。
夕陽掛在遠處的山頂,余暉涂抹著樹梢,幾只不知名的飛鳥在林間穿行,被夕陽鍍上了一層輝煌的金色,不時地在樹梢上停停走走。苗苗輕輕地依偎在黃大娘的懷里,望著這動人的黃昏景色,卻感到陣陣從未有過的惆悵。多么安靜啊,夕陽下,人流仍是向長安方向緩緩移動著……
“快讓開!”隨著一陣急促的馬蹄亂響,十分刺耳的呼喝聲打破了寧靜。“貴妃娘娘到!”,人群隨著呼喝聲向兩旁讓出了一條夾道。
迎面抬來一乘鳳鸞大轎,護衛的兵丁們橫端長矛阻擋著想競相一睹娘娘風采的人群。這時,轎簾被輕輕掀起,兩個宮女攙扶著一位胖胖的卻雍容華貴的婦人走下轎來。只見她霞帔鳳冠、蓮步款款,宛如仙女出浴一般。她就是楊貴妃?苗苗記得課本上有一張楊貴妃的素描畫像,旁邊還配著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幾句詩:“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眼前的貴婦人跟畫像還真有幾分相似。至于她是干什么的,苗苗還真不清楚,只聽黃大娘說過娘娘跟皇上是一家,而天下都是皇上的,天下所有百姓也是皇上的。憑什么呀?苗苗弄不懂。
“大唐的子民們,皇上知道你們受了災,讓我來看望你們,我還給大家帶來了粥和饅頭,但是希望你們吃完就原來返回不要再去長安了,長安正在舉行重要的國事活動,擾亂了接待外邦使節的大事,皇上會大發脾氣的。”貴妃娘娘溫言軟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冷峻,一時間,人們都愣在了那里。
“接待外邦使節就可以不顧我們的死活嗎?”人群中不知是誰喊了一句。“誰喊的?站出來!”護衛首領兇惡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尋著,人們都在回避著這惡狠狠的眼神,有的人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
一陣令人窒息的安靜,只有天邊的幾朵紅霞還在緩緩地凋落,夕陽的余暉已所剩無幾。苗苗實在不明白,這個世道為什么會這樣,大家為什么要懼怕這些皇家的人。但是大家已經饑腸轆轆,不能這么耗著呀,所以苗苗決定站出來。“外邦使節是人,難道我們大唐子民就不是人嗎?”苗苗向著貴妃發問。娘娘聽到這個稚嫩的童聲,奇怪地皺了皺眉:“這是誰在說話?”
“那個小女孩,出來!”護衛兇狠地向苗苗道。
“我正要和貴妃說話。”苗苗一點兒也不怕,因為她前幾天在背包中找到了一樣武器。那是一針麻醉劑,說明書上說它可以在5秒鐘內使一頭大老虎暈倒。注射器非常小巧,可以藏在手掌里面不被發覺。此時,苗苗正將它握在手心里。她想,如果貴妃真的不講理或有什么危險的話,她就讓他們嘗嘗麻醉針的滋味。
“貴妃娘娘,您好。”苗苗先禮后兵:“娘娘,自古愛民為君之本,皇上難道不想作一代明君嗎?”貴妃早就注意到了這個衣著奇特的小姑娘,見她如此說話,不覺暗暗點頭,但還是不愿當著眾人的面就這么認同。于是答道:“你雖然說得有些道理,但無規矩不成方圓,豈能因小民而壞國事?”“娘娘差矣,民生無小事。古人云:民水君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盼娘娘別因此而壞了皇上的大事。”
楊貴妃鎖緊了眉頭:“小孩兒多嘴,但念你一懷無畏為民之心,賜你女秀才如何?”“多謝娘娘,但這些逃難鄉親的事情必須解決。”苗苗向貴妃鞠了一躬。
“如何解決?”楊貴妃問道。
“娘娘應先發放粥糧,鄉親們好幾天沒有吃東西了,然后安置合適地方暫住,待解決好家鄉官吏腐敗問題,我們才可還鄉。”“好!”人群在異口同聲地叫好。
楊貴妃皺著眉頭考慮了一下,想起來時皇上交待的要以安撫為上策,便發話道:“好,就按小姑娘說的辦。”
經過這樣一番周折,苗苗和災民們終于在長安郊外的一家客棧暫且安頓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