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看書嗎?”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在閱讀本書之前,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看過的書基本上都放在了書架上,而看到作者本書前言部分的四個問題:
*這本書講了什么內容?
*你最喜歡書的那一部分?
*這本書對你有什么影響?
*它的優點在那里?
我隨便在書架上找了一本以前看過的一本書來自于古典老師的《打破思維的強》,我試著回答作者的這幾個問題,發現好像一點也記不起來了,只想起當時讀這本書的時候好像對我的想法挺顛覆的,但是什么內容顛覆了我的思想,真是一點也記不得了!
看來以前的閱讀方法確實存在一些問題。那來看看作者有怎樣的讀書方法吧。
本書的作者奧野宣之認為讀一本書就是要書中的知識轉化為“智慧”,如果看過一本書,但是其中的知識都記不住的話那么這本書就等于白讀了,而人類的記憶力是有限,如果讀了很多書光靠單純的記憶力的話,那記不住內容很正常,到底該怎么辦呢?正確的讀書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作者將讀書分為五個階段: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
選書:就是怎樣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書,根據生活中與書有關的信息,用購書筆記記錄想讀和需要讀的書,提高選書的命中率,而不再把時間和金錢浪費在自己不需要的其他書上了。
購書:根據自己的需求,檢查是不是購書筆記里的書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讀書:在讀的過程中做好寫讀書筆記的準備,將重要的內容按等級提煉出來:“讓我頗有感觸的部分”、“糾結要不要做記號的部分”、“做了記號的部分”、“要摘抄到筆記本里的段落”
記錄:制作筆記、留下思考
活用:1、再次閱讀時可以不用再翻看全書了,只用查看筆記就行。2、再次瀏覽時新舊想法再次碰撞出火花,很可能有了新的靈感
而貫穿于整個讀書過程中最重要最精華的的部分就是堅持用筆記本做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正如前文所說的,人的記憶力是很有限的,如何把書中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的智慧,最實在的方法就是堅持做筆記。
關于做筆記作者提出了“信息一元化”的方法,所謂信息一元化就是把想讀的書和讀過的書都記在同一本筆記本里面,不分開,也可以把日常生活中一閃而過的靈感記錄在這本筆記本里面,這本筆記本不再單純的是一本讀書筆記了,還是記錄我們生活靈感的創意手冊,有空的時候可以翻翻筆記,說不定又是一場頭腦風暴。
在做讀書筆記的具體方法中“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方法讓我印象深刻,蔥鮪火鍋就是日本的一種特色料理即蔥段金槍魚火鍋,是以蔥和金槍魚為材料烹飪的,其中蔥段屬于配菜而不是調料,“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就是摘抄+評論,把摘抄比作是金槍魚,評論比作是蔥,兩部分都是這道菜的主角一樣都不能少,一看到這部分內容時我就馬上采取了這個方法,對我來說很有用,我也做過一些讀書筆記,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寫得比較雜亂,而通過作者介紹的方法來做筆記確實簡單明了了,筆記記錄了閱讀時想法,再次閱讀的時候可以以此為鑒。
從來沒想過可以通過這些方法來讀書,這篇文章里面的方法糾正了我之前讀書方法的不當之處,值得再好好研讀。最后,讀書筆記會幫助我們改變讀書方法,而改變讀書方法又會帶來思考方式的轉變,那就從現在開始,隨時把讀書筆記帶在身邊吧。
這是讀了兩遍后對這本書的認識,個人覺得還不夠深,好書值得讀百變,每一遍都會有新的體會,希望再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了新的體驗可以再來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