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都學過和唱過這首兒歌——《小兔子乖乖》
說它是國民兒歌可謂不為過,這首歌形象地塑造了一個可愛乖巧的小兔子形象,給每個少年兒童樹立了一個乖乖聽媽媽話的好榜樣。
但,其實,這首歌,背后隱藏著一個血腥恐怖的真相,只要你細究一下,很快就會不寒而栗!
看歌詞第一段和第三段
“小兔子乖乖
把門兒開開
快點兒開開
我要進來。”
每次來應門的都是同一段話,可以知道這是小兔子和媽媽的暗語。
因為兔子的房門都是只能從里面開的設置(按歌詞提供的背景看),小兔子還不夠高,家里的貓眼看不到,加上那時還沒有門外監控,所以只能靠暗語來應和。
但是,為什么這段暗語,第一個來的說對了而小兔子卻不開門呢?
還是,他早就知道門外站著的人是誰?
這時我們就要來探探這首兒歌的背景了。
壞人為什么要來小兔子家?肯定就是要來吃小兔子了。
在童話故事里,每個來敲門的壞家伙,必然是老狼,老狼生性狡猾,偽裝技術一流。
看他在《小紅帽》的表現,靠著簡單的偽裝和變一下聲調,就可以把可愛聰明的小紅帽糊弄過去。
所以,兔子一家一直都很防范老狼。
可是,假設門外站著是狡猾的老狼,他通過某種手段得知暗號,叫了之后為什么還不能進去呢?
小兔子為什么這么篤定門外就是老狼呢?
我們大膽假設一下,如果不是老狼,而真的是小兔子他媽呢?
重點在這里了,如果是小兔子他媽,為什么又不讓她進來呢?
這里就涉及到了小兔子的生存背景了。
小兔子一出生就被強烈要求“做一個乖寶寶”,所以要做各種美德美儀的培訓,要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吃飯不能出聲,說話不能大聲,走路不能亂跳……
關鍵是:沒有自由
在這樣強壓的生活下,只有兩種出路,要不麻木,要不反抗。
這個故事里的小兔子,選擇了反抗。
但是小兔子還是有顧忌的,因為他也不想背上“壞兔子”的名聲,這時候要反抗,只能要借助外部力量
所謂敵人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
兔子媽媽的敵人是誰?
老狼!
所以小兔子早早地接觸老狼,告知了老狼他和媽媽之間的暗號。
以往老狼追殺兔子媽媽的時候,兔子媽媽都可以回到家里躲避,而這次,如往常一樣她跑到房門,告訴暗號……
但也是這一次,她的孩子……小白兔并沒有開門。
于是,白兔媽媽慘死在老狼嘴下
這時我們回過頭來看,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反抗強權的新勢力,為了自己的自由,借刀殺人的故事。
但是戲要演完,就必須把真相更改。
所以小兔子把歌謠繼續傳唱:
歌謠的第一部分顯示了他的睿智——不給壞人開門
歌謠的第二部分顯示了他的乖巧——媽媽來了,我要開門
狼吃掉了他的兔肉,小兔子完成了他的自由并傳播他的美名。
一舉兩得!
只是,也許小兔子最后也死了也說不定
因為這個歌謠的矛盾邏輯依舊還存在。
也許,這是老狼最后隱晦編造出來的童謠
小兔子開門確認母親被殺,因為經驗不夠,警惕性不足,最后也成為了老狼的嘴下肉。
狡猾的老狼吃完兔肉之后,把這首歌謠也傳播出去,他不說真相,只是因為他低調,等待更多人去發掘
這首歌謠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