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見羅胖公眾號發表的《語言的饑荒和思維的貧困》,確實很受用,這個胖子雖然做商人做的吃相難看,偶爾露出的思辨方法也有可借鑒的地方。
一
從幾年前就開始發現,我腦袋里總是渾渾噩噩。具體來說就是一個問題不能深入思考,從表象看到A,其原因是B,那產生B的原因是。。呃,太難想了,算了吧。
這樣的過程每天無數次循環,導致總覺得腦子里都是半干的混凝土,粘稠且丑陋。關于這個問題如何解決也是在這樣的循環中不了了之。
所以總是羨慕那些思路清晰且有自己思考的人啊,而現在我的情況究竟是差哪兒我也還是不知道,好在終于有了些解決方法。
二
羅胖說,外在的增進促進內心思想的巨變。就比如想要練習寫作就多看多寫,看見好看的詞句就抄錄下來,這樣外在的小事積累起來反倒是最容易提升的方法。再比如,想要提高思考能力,就去增加詞匯量練習表達能力。
這思路讓我的問題又推進一步。
就是表達很有問題,加之詞匯量的匱乏,遣詞造句的乏味,這是我目前能想到的原因。
樂觀點想,這也是進步的一種啊。(雖然事實上我是明白,明白和實踐完全是兩回事嘛)不斷的向內審時,持續的思考,或許可以拯救我貧瘠的靈魂。
誒,這句話真酸。
三
希望這次并不是想想就停,讓我來感受下寫下來會不會更好一點的改變內心長期思想的巨大影響。
完
6/1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