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剛才在群里看到有小伙伴說買個梳子、拆個快遞都能構成壓力,自己也輕松一點了,原來大家都是這樣,不是大事才會有壓力。
廣義的抗壓能力,就是在壓力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意味著除了心態調整技術,你還需要提升其他影響作事表現有技能。包括:
找到行動方向的技能
拆解止標定計劃的技能
積累成功經驗的技能
解決復雜問題的技能
從失敗中獲得有價值信息的技能
我在承受壓力視角轉化為我在迎接挑戰:
我為什么要選擇承受它?
我的目標是什么?
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我將會有什么樣的收獲
改變是一件困難的事,這是因為每個新習慣建立的初期,都非常穩定,無法立刻取代過去被重復了無數次的舊習慣。
在改變的最初階段,是我們需要付出最大努力,感到最多挫敗,以及最需要多堅持一會的時刻。當度過初始的艱難階段,我們就有機會創造屬于自己的奇跡。
有效努力——書寫:壓力應對日記
1.一個我由于壓力,表現不如預期的事件是:
娃今天和女朋友去江邊看櫻花,發了一張女朋友的單人照,一張倆人的自拍。前面也發過倆人的自拍。有點點不是太滿意,還不能在兒子面前表現出來。今天的單人照看起來又挺好,倆人自拍又不太好看,盯著照片反來復去地看。
2.當時,我頭腦中有這些想法:
想法 1:自拍照片上看女孩不太滿意,真人會是什么樣的?真人是像單人照還是合照那樣的?
想法 2:娃是不是看走眼了?
想法 3:我滿不滿意也沒啥用啊,娃滿意啊
想法 4:想法要跟娃說嗎?
想法 5:沒有那么十全十美的人,如果人家啥都好,憑啥看上咱娃呢
想法 6:倆人處得好是第一位,其它都是次要的
想法 7:單獨看好像還行,跟娃一起,好像差一點點
想法 8:娃回來再多看看照片
想法 9:要不要先見見真人?見見好像也改變不了啥呀
想法 10:兒子眼光應該不會差吧,還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想法 11:想也沒用,不管了,娃開心重要,先談著吧
3.當時,我做出了這樣的行動:
行動 1:娃發出照片,還是點了贊,問他要不要一起吃飯?家里的自拍桿要不要用?建議多拍幾張照
行動 2:把照片反來復去地看,不停跟娃爹叨叨
行動 3:回來寫我的記錄
4.在這個事件中,我想要達成的目標是:
娃找個合適的對象
5.標記第 2 問中對實現目標沒有幫助的想法,我把這些想法命名為:
(用一個簡單的命名,幫自己更容易認出它們)
沒有幫助的想法匯總(也可直接在第 2 問中標記):
命名:瞎操心的媽
6.標記第 3 問中對實現目標有幫助的行動,我是如何做到的?
(這些成功經驗,可以幫助你越做越好)
有幫助的行動匯總(也可直接在第 3 問中標記):也沒啥有幫助的
如何做到的:停止瞎想
7.1?如果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為了幫助實現目標,我可以做一個行動預案(著陸錦囊)。
我的著陸錦囊1
如果(在這種狀況下):糾結女孩的長相
那么(我可以這樣做):回到當下在做的事情上
7.2?如果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為了幫助實現目標,我可以做一個行動預案(行動錦囊)。
我的行動錦囊1
如果(在這種狀況下):糾結女孩的長相
那么(我可以這樣做):問自己什么是重要的,目的是什么
我的行動錦囊2
如果(在這種狀況下):糾結女孩的長相
那么(我可以這樣做):找機會見見真人
PS:娃爹說:以后倆人結婚了,聊起現在的各種糾結,就當成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