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別喜歡吃拿破侖蛋糕,蔡嘉的就很好吃。拿破侖蛋糕的法語名叫千層酥,有種說法是,它跟拿破侖沒半毛錢關系。
據傳在17世紀,巴黎一位糕點師傅調皮任性,和人打賭,要做個一百層的蛋糕出來。牛皮是吹老大,但超難的好吧!幸好師傅除了任性,臉皮也是厚成墻,結果出來的成品只有3層。這海拔,分分鐘聯想起拿破侖。于是拿破侖就這么躺槍了。
但這故事有個巨大的漏洞:17世紀是指1600-1700年之間的時代,而拿破侖是1769年才出生呀!
于是找啊找,又看到一個更靠譜的說法:講拿破侖蛋糕在俄羅斯的故事。
說的是在19世紀的俄國文學中,提及了一種叫Наполеон(Napoleon)的蛋糕。1812年6月,拿破侖去俄國搶地盤,但俄國人天性彪悍吶,把拿破侖打成狗,想求和也是沒門。這場仗打了半年,拿破侖就被趕出了俄國境內。俄國人這下高興啊!拿出蛋糕吃起來喲!據說當時吃的蛋糕是三角形,但已經有好多層了,象征著“戰斗民族”戰場上趴趴滿的士兵們。到了1912年百年戰勝紀念日的時候,人們干脆在蛋糕上做出兩只角,用來嘲笑拿破侖的帽子,還在上面撒上碎屑,畢竟當年打仗下了雪,法國人都被凍成冰塊、彈盡糧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