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我們老大反應一個主任甲的問題,主要是這個主任性子比較急,心眼比較小,有時候妨礙到我的工作。
關于這個問題,老大也是知道一些的,也對主任甲有一定的看法,比較認同我的意見,但是,處理方式確是非常的高明。
首先,他讓我制定出一套工作流程,讓和那個主任甲同部門的主任乙去組織學習。這樣如果那個主任甲再出現(xiàn)違反工作流程的事情就會有章可循。
想一下,老大這種做法真是非常的高明,第一、照顧了我的情緒,對于我提出的問題表示認同。第二、制定工作流程,組織學習。這樣做既可以有效的緩沖矛盾,也間接提醒了主任甲存在的問題。第三、由和那個主任甲同部門的主任乙組織學習。這使得部門內部自行解決矛盾,不引起主任甲對老大和我有什么意見。
以上解釋是比較正面的評價,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角度的解讀會完全不同。
從這件事情我讀到了一下信息,一、老大同樣對主任甲有意見,比如曾經(jīng)他自己和主任甲發(fā)生的沖突念念不忘,雖說本來是拿這個例子來說服我不要和他起沖突的,但是我感覺到了不同含義。
二、老大不希望部門間發(fā)生沖突,這樣會影響工作,所以迂回處理。但是,主任甲和同部門的主任乙同樣存在問題,有的時候問題不直接面對并不能夠很好解決問題,反而進一步擴大矛盾。
三、從主任甲性格來說,工作流程除了讓他產(chǎn)生反感,并不會起到實質性的約束作用,所以,我和他的矛盾也會進一步惡化,甚至爆發(fā)。
四、老大的性格比較多疑,有可能會進一步多方面了解情況,也許會出現(xiàn)對我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總之,通過這次關鍵談話學到了一些東西,以上分析純粹當時的意見,隨時可能改變,給一個人去貼標簽,設置邊界,是一件很不靠譜的事情。沒準我和主任甲的矛盾也是一件可以轉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