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時候單純認為書里寫的東西我要好好照著做,又多是儒家規矩啟蒙,但這并不是一開始就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的故事,因為這些行為并不是一開始就會得到贊賞,甚至這些大部分都不被認同,很小的時候,被挺多同齡人說做作矯情,也在認認真真謝之后,對方對我說,你別這么虛偽。 還記得當時的心理感受,不是生氣,而是迷茫,小孩子是非觀不成型,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這樣做是對的還是錯的。當然也不怨別人,因為自己確實很多時候過于刻意,會讓人不舒服。雖然我覺得這樣對,可是我不知道要把握到什么程度,真的不知道,圣人之言只會告訴你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但這些具體到度的事情,書里是沒有的,卻是更重要的,有個成語叫過猶不及便是這個道理。 所幸漸漸的進退之間,也找到了些許出路,讓自己和別人都舒服,就是開始漸漸質疑一些圣人后,很多事情需要自己思考對錯,實話說和照搬著學相比,獨立思考挺累的,尤其經常性地自我推翻重建,但這樣反復后的結果卻也踏實許多。
? ? ? ?無論怎么說,任何事情可都以不認同,但是最起碼的還是要尊重別人,這個尊重不是說恭恭敬敬,因為我這邊的尊重里并不排斥揍他丫的。
? ? ? 雖然認為應該用無聲的禮節代替繁復的寒暄,進廟宇脫帽,倒水扶杯言謝,人進門起身,這卻也漸漸明白,寒暄也是必要的。因為世界是有規則的,身處其中若所有事都要事事如自己所想,未免任性,何況自己最開始的想法也不一定對。那像現在這一套理論于自己之前算不算被改變,我認為應該算,但若非說是妥協我也覺得不至于,妥協兩個字委屈成分太大了,但這些雖然和自己一開始做的不一樣,但是如果可以更完善也是沒什么不好,這不委屈,反而是運氣好才能發現的事。
? ? ? 看,什么都在變呢,卻仍然堅信很多東西確實永恒。從客觀上看個人渺小萬分之一,可主觀上看自己確實又是實實在在的全部一萬分。挺矛盾的,相信人定勝天的自己又十分迷信環境的作用,所以盡可能地給自己一個更喜歡的環境,也是對自己自制能力的深刻了解和嘲諷,比如要寫作業,我之前會故意把自己放到很嘈雜的環境和自己賭氣說必須用心,現在會哄著自己了,和自己約定寫完給自己買些糖吃。哄著自己玩挺有意思的。
? ? ? ?還有就是越來越覺得不是所有的改變非要傷筋動骨的,對儀式感的執著也在漸漸找平衡點,比如很多傷心不一定要歇斯底里的才叫真的傷心。想哭,就哭一哭,然后睡前敷個冰貼個眼膜,哭完了也別非用哭來顯示重視硬逼著自己哭,該餓的時候該吃飯就吃飯,就算慢慢悠悠吃著油條說一句我難受那也是真難受,所以注重真實的情緒就好,干嘛和自己過不去難過還擺個姿勢。
? ? ? ?更何況去任何地方都不止一條路的。
? ? ? ?這庭院春深,世界萬狀,而自己是什么樣的取決于己,因為自己很大程度上可以選擇些許春色,進而也能左右庭院如何深深,這就不矛盾了。
后記:
其實一直在斷斷續續寫東西,不過多是放在某個地方放著而已,且隨性慣了,寫著寫著喝口水也許就是個坑了,基本不填~
它能完整產生,因為你們倆說要看,嘉敏和房子,所以送題目給你們,春色如許,許如你。
雖然沒什么主題,但也多多少少有幾句是為了邀請我使用這個軟件的你,多是默默叨叨的瑣碎的話,沒啥對錯更不是說教,真的是自己的一點心路歷程想分享一下,說不定(應該是確定)幾年后自己覺得現在自己是傻的很慈善,所以就是討論討論,畢竟道理都懂,該作死的時候還是得作,該犯錯的時候也是睜著眼睛十分清醒地自己就上了。同樣,作死歸作死,犯錯歸犯錯,也不妨礙我們討論討論。
現在我如約,寫好第一個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