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下崗了,去人才市場找工作,被一所小學聘為代課老師。
我任教的小學座落在應城的富水河邊的一個小村。每天我早早的起床,騎著自行車趕往學校上課。上學要經過富水河上面的一座大橋。過了大橋,再騎行半個多小時就可以到學校了。
那是我第一年站在講臺上的日子。當所有的興奮、新奇、熱情慢慢消退的時候,剩下的就是迷茫和困惑了。每天騎行四五十分鐘到鄉村小學教書,天晴還好,刮風下雨就要吃許多苦頭。
鄉村的路下了雨就泥濘不堪。騎自行車很不好走。有時候騎著騎著,自行車輪子一滑溜,“撲通”一下就摔在地上,真真切切地來了一個嘴啃泥,那是常有的事。從地上爬起來,抹著滿臉的泥漿子,又好氣又可笑。狼狽之中趕緊找一處水塘洗一洗,方可繼續前行。
寒冬臘月的時候,風雪滿天,圍著圍巾戴著帽子,還是覺得寒風刺骨。雪粒夾著雨水直往脖子里灌。結冰的路上很不好走,騎自行車極容易摔跤。不騎車子吧,又太慢,得走一二個小時才能到學校。有時候就是推著自行車走一段,再騎一段,這樣跌跌撞撞地到學校上課。
那時候的工資只有五百塊錢。有時候就一陣迷惑,如此堅持是為了什么?那段時間因為一些瑣事和家里人爭吵了幾句,心里煩悶的很。同時一些冷嘲熱諷傳到耳朵里。
“在市里找個工作多容易啊,超市,門店隨便就可以找一個。干嘛跑這么大老遠到我們鄉村來教書,這不是自討苦吃嗎?”
“人家這是思想覺悟高,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奉獻在我們鄉村的教育事業上。”
“不對吧,是城里找不到工作才到我們鄉里來的。”
“哈哈,哈哈!”
我無言以對。為了心中的那點夢想,每天這樣勞累奔波值得嗎?
那天又是一個雨天。穿著雨衣,我連騎帶推,終于把自行車和自己在一個小時之內趕到了學校。雨水和著汗水,衣服早已經濕透。我拿出備用的干衣服換上。還好,沒有耽誤孩子們上課。
下課了,我一個人呆呆地站在走廊里,看著漫天漫地的雨水發愁。放學回去,我又要與風雨、泥巴來一場較量。我不知道這種日子還能持續多久。
操場上,孩子們無憂無慮地玩耍。他們有的撐著傘,看雨水在傘面上傾盆而下;有的使勁旋轉著傘柄,看雨水成圓圈狀四處飛濺;有的根本就不要雨傘,雙手捂著頭,飛快地在操場來回跑。他們雙腳使勁地跺著地面上的積水,看積水濺起一朵朵黃色的水花。
看著孩子們玩得這么開心,我卻打不起精神來。
“老師,給你玩這個!”
一個清脆的童音打斷了我的愁緒。低頭一看,原來是云龍同學。他是一個大眼睛,虎頭虎腦的小家伙。他胖乎乎的沾著一些泥巴的小手上托著一只黃燦燦的玻璃球。
我疑惑地望著他。
“老師,這個送給你,你拿著玩吧。”
“送給我嗎?”我有些意外。
“當然送給你!”小家伙慷慨地說。
我知道農村的孩子比不得城里的孩子,什么樣的玩具都有。他們一個玻璃球、一張卡片、一本書都是珍愛的寶貝。一是農村的孩子買這些東西不太方便,需要上一趟城才可以買得到。二是因為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在家里照顧他們。爺爺奶奶忙完了田里忙家里,根本無暇顧及孩子們喜歡什么,能給他們吃飽了穿暖了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當這顆黃燦燦的玻璃球躺在他的手心里,它的主人說要將它送給我的時候,我感動得不知道說什么好。
小家伙見我遲疑著沒去接玻璃球,他忽然不好意思地將小手在衣服上蹭了蹭,又將玻璃球在衣服上蹭了蹭,然后再次將它托到我的跟前:“老師,它很干凈哦!”
“哦,哦,不是的!”我連忙說。我趕緊的,小心翼翼的把玻璃球拿起來,托在我的手掌心。
“我是說老師太喜歡它了,謝謝你!”小家伙看到我的歡喜,他也歡喜地跑到雨霧里去了。
我眼睛濕潤,小心地將玻璃球托了起來。它金光燦燦,猶如一輪光芒四射的小太陽,一下子驅逐了我心中的霧霾。冰雪雨霧又如何,說三道四又如何,由它去吧,我要堅持走自己的路。
許多年以后的許多時候,每當想起這件事,我都感動不已。我不知道那個時候有多迷茫,多困惑。一次又一次的下崗,像山一樣地壓迫著我。現實生活是如此的不得已,連一個孩子都看出我的落寞。正是這孩子一顆小小的善良的童心,重新喚起了我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它像一輪小太陽,驅散著陰霾,照亮著我前進的路。
后記:文章里的孩子是我的學生,他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家伙。按年齡推算,今年他應該大學畢業了,或者已經開始上班了。現在的他應該是一個非常棒的小伙子!
不知他是不是也常想起我們應城富水河畔的小學,還有小學的老師和同學?
祝福他的人生平安幸福!
作者:蒲陽凡媽 心有詩情,筆落凡塵。用文字記錄感動生活的點滴。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轉載需聯系作者!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