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娃之后,自己變化非常大,之前的自己對大多數的存在抱有開放的心態,認同人與人之間不同,是認知導致的行為的不同。
生孩子之后,我開始非常在意與自己不同頻的人相處后帶給自己的負面情緒,抱怨各種跟自己不夠同步的行為。抱怨自己付出的時間、精力得不到認同與配合,抱怨自己失去了自己。沒有了發現美的能力,滿眼的混雜無章。
面對一個問題,一個事件,第一印象中想到的是做不好的后果是什么,付出沒有回報怎么辦,別人會怎么評價。陷入到負能量場中,煎熬的渡過。
直到有一天,讀到了《遇見未知的自己》。因為一句“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熱淚盈眶。第一次知道一個概念,“個人責任制”,意思就是:無論生活丟給你什么,如何回應和處理,才是你自己要努力和學習的。你此刻應對事物的態度,會接二連三地影響后面的事情,最后會制造出看得到的“因果關系”。所以,決定我們自己的快樂、幸福、成功的關鍵點,是改變目前自己的思維模式、情緒習慣,也就是看待失誤的觀點和我們以何種態度來回應人、事、物。
我認識到,不是生孩子以后導致了自己目前的狀態,這樣利用孩子給自己推脫是對孩子不公平的。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永遠可以掌握的都是自己對外的回應方式。掌握自己可以掌握的。
探索一直都在,并不是現在自己擁有了解開這個難題的通用鑰匙,已經可以輕松應對各種難題,而是,有一道光,指引著自己,在偏航的時候,覺察到自己痛苦的時候,這道光,幫我拉回到追求美好生活的正確道路上。
祝福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那個屬于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