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羅素所言,人生就像是一條河流,源于淙淙溪流,歷經旅途而成長變化,最后融入大海。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多數時候,人生的目光都是面向前方,即便是簡單的如一頓餐飯。
如果換個視角呢?比如看自己的背影。
Joschka Laukeninks編導的《Backstory》就是這么一個視角的短片。
在明媚、干凈的光景里,在長輩的關愛下,從蹣跚學步到享受童年時光。這時候的背影雖然柔弱,但純粹而被呵護著。
個體漸漸長大,環境變化、景象嘈雜,這時候的背影不羈而迷茫。
到了心有牽掛,人生境界隨之開闊,這時候的背影堅定沉著。
遲暮時光,這時候的背影更多是經過風雨后的風輕云淡。
對于男主人公來說,很多影像都隨著背影的浮現而閃現,隨即又馬上消失。
猶記得那年東風夜放花千樹,星落如雨、玉壺光轉,在人群的燈火闌珊處,驀然回首時的目光交觸、相視一笑。
“然后,須臾之間,一切消失不見”。
對于國人而言,可能對朱自清描述的《背影》更為熟悉。
寒冷時節,火車的月臺上,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的蹣跚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
歲月匆匆不復返,背影空留薄殘陽。
深沉的色彩環境,只有橘子的朱紅色跳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