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擁有給人方便便是給己方便的覺察和“反應和回應”的覺察。源于一件小事,坐地鐵過程中的發生。當我站在地鐵門口依次排隊上車,警鈴拉響時我剛好進入車廂,突然一名時髦女子大聲吼了起來,說我碰到了她,在那一瞬間,我的第一“反應”腦海里冒出的是奇怪,我有碰到她嗎?里面那么空,為啥不朝里面走呢?于是,我“反應”的語言是,對不起,我有碰到你嗎?這是,時髦女子也是“反應”激烈,開始“意義”對等式的言語出現,如不要這么不怕死,等不得嘛,非要擠上來;你都撲向了我,還說沒碰到我?等等。我迅速的調整了自己的狀態,在保持中立的狀態下,我開始“回應”對方,對不起,經剛才你這么說,我好像是有碰到你,我也很好奇的想問問,里面這么空(我已經走到可以拉扶手的地方)可以朝里面多走幾步的?(此處注意語氣,是疑問句)女子的回答是,我下一站就要下車,我站門口方便,為什么要朝里面走(此處也注意語氣,是高調的)。故事講到這里,反應和回應的區別在于,前者是有情緒的宣泄,而后者是在基于事實的基礎上做出的陳述或者提問。同時,假如人人都有與人方便便是與己方便的理念話,會不會誤會和沖突也會減少很多呢?愿我們都多為別人多一點點公德心!
我已擁有拆解大咖公眾號的愉快體驗。在發展社群方面,我是小白一枚(雖然年紀一大把,但社群確實零基礎),所以本著好奇心,學習心,對標學習型社群大咖,開始對他的公眾號進行拆解,發現了好多值得我深思和學習的地方,總結起來不是人們所說的滿滿的套路,而我看到了是做教育的真誠。大禮包,外地學員降學費,翻轉課程,學員自治管理,老學員助教,學員自己制作DM等等。繼續我的拆解之路,對標大咖!
我已擁有來自180天第二期伙伴們的信任。第二期180天訓練營本應7月開始,但由于招募不理想,故做出了停下來再打磨的決定,給每位伙伴發出了信息,小伙伴們給出的反饋,讓我感恩,無限的信任,且有小伙伴還主動提出一些好的想法建議。這是一份感動也是一份責任,這是一份信賴也是一份期盼,我將帶著這份溫暖有力量的前行,相信我會找到路徑,我們相約10月!
我已擁有在雨中步行萬步的目標必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