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是孩子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形成的關鍵時期,可以說在人的一生中,小學是孩子可塑性最強的一個階段。暑假再次讀《陪孩子走過小學6年》這本書,對孩子6年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通過大量的案例進行全面分析,引領家長明白問題背后的原因及解決問題的措施,可以為全面的進行家庭教育提供科學的指導。下面我從六個方面分年級談談孩子在相應的年齡段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措施。
一、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征、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措施
一年級的孩子是智力發展的旺盛期,直覺發展不充分,擅長機械記憶,無論語言還是數字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此外,大腦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自我意識尚未達到最好的狀態。這些心理特點,決定了這段時間是培養孩子自我意識、學習興趣、學習習慣、開發思維、集中精力和自主學習的關鍵階段。父母要由幼兒園的全程陪伴慢慢改成孩子的自主學習和生活。值得借鑒的措施如下:(1)對于剛入園時的焦躁,父母需提前教孩子適應環境,遇到問題時幫孩子分析原因。父母以身作則,不要經常因為小事而責怪孩子,當孩子遇事慌亂的時候學會等待,對孩子有同理心,可以說一句:“媽媽知道你此刻比較著急”并安慰孩子“不要著急”。在閱讀中多給孩子講遇事冷靜的故事。(2)注意力不集中是令人頭疼的一個壞習慣。父母要明白孩子不可能通過一件事或你的說教就立馬注意力集中,習慣的養成是由低到高,逐漸積累和定型,有時還會出現反復的現象。父母需要引導孩子改掉小動作,學會控制自己。比如在家做作業的時候,想要孩子集中注意力,那么書桌上就不能放太多東西,并給孩子限定時間,孩子做作業時不要隨便打斷孩子,給孩子指導太多也會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此外,與孩子一起下五子棋,拼圖和畫畫,可以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注意力。(3)學習興趣不是逼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興趣的培養是長期艱苦的工程,需要家長有耐心更要善于觀察和引導。雖說低年級學生善于機械學習,如果在機械學習中加入游戲和故事,寓教于樂,那么孩子對所學的學科會產生極其渴望的探索和學習的興趣,那么知識的機械記憶只不過是學習的副產品。
二、二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征、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措施
二年級的孩子已基本適應小學生活,他們有了集體榮譽感,但他們比一年級更貪玩,容易出現情緒沖突,形象思維活躍,抽象思維初步形成。這段時間易于增加孩子識字量、是閱讀能力、空間概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專注力和求知欲培養的絕佳時期。值得借鑒的措施如下:(1)二年級是識字的黃金時期,識字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情。在生活中識字無處不在。有心的父母可以通過編順口溜和識字游戲引導孩子識字,遇到不認識的字不要急于告訴孩子,引導孩子通過查字典等方式加深對字的認知,做到“以用促學”。識字多了,孩子自然會愛上閱讀,這時候需要家長創設好孩子閱讀的環境。周末走出家門,領著孩子多去圖書館逛逛,逛的過程中幫助孩子挑選自己喜歡并適合本年齡段的書籍,回來之后教給孩子閱讀的方式,比如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段落。如果能營造一個書香家庭,在家人人放下手機,陶醉于閱讀,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不愛閱讀都難。(2)專注力和求知欲是孩子愛上學習的發動機。一年級的注意力發展到二年級成為專注力,專注力是解決拖拉、高效做好一件事情的必備能力。鼓勵孩子長時間關注一個事物,教孩子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都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求知欲需要父母適當放手,不能事事包辦,給孩子提供切實的體驗,讓孩子去實踐,才能激發孩子求知的欲望。
三、三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征、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措施
三年級的孩子往往是父母和老師眼中令人頭疼的一個群體,這是因為它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出現了“暴躁”和“反抗”的現象,愛表現但是遇到困難卻退縮、意志力薄弱等共性的問題,但三年級卻是自信心形成的關鍵期。(1)三年級的孩子正處于第一個“心理反叛期”,父母要注意說話的語氣,采取委婉孩子易接受的方式。不能不重視分數,但又不能過于重視分數,千萬別因為成績差過分嘮叨孩子,嘮叨產生叛逆,明智的父母是和孩子一起找出孩子成績差的真正原因。(2)要引導孩子學會閱讀,養成差字典的習慣。做作業拖拉、磨蹭是現階段很多孩子的通病。拖拉是有原因的,一則孩子作業多,興趣不高,不愿做。二則缺乏時間觀念。三是容易受外在環境的影響。想改掉拖拉,一味的說教沒用,要讓孩子體驗到拖拉的后果,不會的題先跳過,不要過于嘮叨。
四、四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征、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措施。
四年級的孩子獨立意識增強,喜歡成立自己的小團體,但易于與團體中的成員產生爭執。整本書都在緊緊圍繞怎樣加大孩子的學習難度而展開。比如讓孩子不在犯同樣的錯誤、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與語言組織能力,引導孩子認真聽講和自己查找學習資料等。這些方法在好的學校都會有經驗的分享課,在此不一一詳述。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無效的、空白、大話似的指導,孩子會無動于衷,找準問題是關鍵。
五、五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征、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措施
五年級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增強,會羨慕比自己成績好的同學,但個別孩子會把這種羨慕轉為嫉妒。(1)要讓孩子明白:為自己學習才快樂。此階段的孩子已有自己的主見,他的主見有時不是以父母的喜愛為轉移的。所以不要逼迫孩子學習,更不要逼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但在鼓勵孩子做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又要監督和引導好孩子不能半途而廢。(2)此階段是讓孩子樹立正確競爭意識的關鍵期。“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競爭要有平等意識和雙贏意識,引導孩子認清現實,選擇正確的競爭對手和方式,而不是天天為自己假想的對象和事情而苦惱。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有抗壓能力,以正確的心態對待以后人生道路上的人情世故。
六、六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征、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措施
? 六年級的孩子面臨升學的壓力,競爭意識不斷增強,孩子的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需要父母特別關注。(1)加強心理引導,不給孩子過度施壓,教孩子以平常心對待考試,幫助孩子意識到壓力和動力的關系,運用壓力的動力作用,引導孩子不斷前進。(2)這段時間的孩子最容易產生厭學心理,陪伴不好,伴隨一系列的厭學行動。父母有義務和責任陪伴孩子安然度過這段面臨升學壓力的日子。
? 每個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征不能適合所有的孩子,有些孩子的成長會滯后,有些會提前,分年級談感悟并不代表所有的心理特征、問題和解決措施都適合本年級的所有孩子,明智的讀者還需處理好家庭教育中“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