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ha,兒童節快樂!
我不知道為啥都已經快到了晚婚年齡的人(女生23歲算晚婚)還吵吵著要過兒童節,而且過得比誰都起勁。不能理解的原因是,一年中只有一個節日對我來說值得被這么隆重的對待,那就是——光棍節。
從2011年11月11日起,我便認定光棍節是我的命定節日!不是說可以有淘寶大掃貨,而是我覺得這簡直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節日啊!必須普天同慶啊,都給朕燥起來啊~!還“脫光”?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這么美好卻要用“脫光”終結。(咳咳,好像扯遠了…)
兒童節嘛~當然是讓大家保持一顆童心,像電影《小王子》所說“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記”。可是有些事情,早已在心中生根發芽,讓人想忘也忘不掉。
都說小時候記憶力是最好的,努力背過的東西是很難忘記的。可我到現在都再也不能完整的背出一年級時背過、聽寫過、默寫過無數遍的“拼音表”。
但是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即使重播次數不多我卻仍然記憶猶新。(前奏好長啊,咳咳)下面開始盤點啦!又要暴露我的年齡了….(委屈臉)
每次說起兒時的動畫片,我第一個想起來的都是它——《小糊涂神》。即使很多同學表示他們并沒有看過。
那時放學后,“動畫城”每天都會播一集《小糊涂神》。你們還記得陪伴我們多年的哆來咪嗎?還有笑起來甜甜的小鹿姐姐。
《小糊涂神》 里很搞笑的是里面有三個神仙,一個小糊涂神,一個老糊涂神(小糊涂神他爸),一個老老糊涂神(小糊涂神他爺爺)。三個糊涂神擁有法力,卻都是迷迷糊糊的,總是犯一些好笑的小錯誤。我記得里面的小主人公叫做“方方”,臉長的很方,可是現在看來就有點難看了。
小時候特別羨慕方方,也想像方方一樣可以認識糊涂神,能夠和他們去冒險,拿出勇氣去解決平時不能解決的問題。
“金糊涂,銀糊涂,不如咱家的老糊涂;金糊涂,銀糊涂,不如咱家的老老糊涂。”不知你是否還記得里面的經典魔咒。
對我童年影響最大的動畫片N0.2——《櫻桃小丸子》
每天下午,河北衛視都會放一兩集《櫻桃小丸子》。每個女孩子心目中都有一個櫻桃小丸子,小丸子雖然臉大大的,成績也不好,朋友也不算特別多,也會有很多事都做不好,經常弄巧成拙,腦子里還總是各種YY各種腦補,讓人哭笑不得。可是,就是因為她的平凡和單純才更加讓人喜歡。
記得有一集小丸子看到有人父母離婚了,恰巧聽到了自己父母吵架,就抑制不住又在腦海中開啟了YY小劇場,要是自己的父母離婚了怎么辦?越想越難過,越想越難過,硬是生生的把自己想的比小白菜還可憐。
雖然現在想起來很好笑,可是小丸子的傷心是很真實的。以至于看完這集,我都很傷心,而且很認真的考慮了一下我爸媽要離婚了怎么辦,一個星期都悶悶不樂......
對我童年影響最大的動畫片N0.3——《葫蘆娃》
“爺爺~~~~?爺爺~~~~?”
葫蘆娃永遠在找爺爺。
估計蛇精是打死也想不到自己當時那張看起來畸形諷刺的臉會被十來年后的今天當做網紅的標準潮流臉吧?也算是打了一場漂漂亮亮的“翻身仗”。說真的,你們不覺得蛇精的妹妹超級難看嗎?
小時候總會想,七個葫蘆娃,我選哪個作為我的超能力好呢?就跟我很認真思考過長大后選清華還是選北大一樣。
最后我還是喜歡隱身的功能。我知道有人希望能夠吸收所有兄弟的超能力,這樣很容易就可以無敵。可我從小就覺得,做人不能太貪心。無敵就留給有野心的人去完成吧。
想出現就出現,不想讓你看見,我就隱身,還能時不時制造一點靈異的氛圍嚇嚇你,多有生活樂趣啊!
對我童年影響最大的動畫片N0.4——《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一對好朋友快樂父子倆~~~啦啦啦~”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有傘,我有大頭。”
小時候很羨慕大頭兒子有個那么包容他,陪他玩陪他鬧的小頭爸爸。在我心目中曾經是那么美好的一部動畫片,高大的形象在長大后就活生生地崩、塌、了,碎了一地。
最開始坍塌是從小頭爸爸的隔壁鄰居老王開始。媽呀,王叔叔和大頭兒子長得簡直一毛一樣。剛開始看的時候就覺得,別說小頭爸爸了,就是圍裙媽媽的頭也比不上大頭兒子的大啊。
接下來,因為要陪外甥看動畫片,重溫原版,補看新版。才發現,不是吧?這就是我小時候很喜歡的動畫片,一點也沒印象中的好看。劇情無聊太過宣揚正能量,嚇得我趕緊找到了紅領巾壓壓驚。
長大后就變得越來越物質了。大頭兒子住在北京,有那么大的獨棟別墅。圍裙媽媽是全職媽媽,只有小頭爸爸一個人出去賺錢……既然小頭爸爸能夠準時下班并且拿出那么多時間陪伴大頭兒子,排除經商的可能。哇,原來小頭爸爸是富(官)二代啊。一部《深扒大頭兒子身家背景》的文章油然而生~
所以說,長大重要的事是不要忘記,還要再加一條——不要想太多。
最后一部,雖不是動畫,卻是我的童年——《快樂星球》。
小學時,放學后乖乖回家,坐在電視機旁邊等著中央八套的《快樂星球》,即使那時還很小,我們也知道演員的演技很青澀,有的時候我們自己看著他們“原生態”的演技也會很尷尬。可是,就是喜歡看,啦啦。
在劇情進展到一半的時候,我們班要舉行文藝演出。有同學演唱了里面的插曲《小小少年》——“小小少年背著大書包,做不完的作業。聽不完的嘮叨我們要有快樂的童年,太煩,太煩,太煩~”
我們才知道,原來,整個班級所有同學都在看這部電視劇。這才是我們“集體”的童年啊~
我們也想擁有一把通往快樂星球的鑰匙,一戳電腦的Enter鍵就可以通往快樂星球。我們也想要擁有記憶面包,只要吃了記憶面包就再也不怕考試了,就算吃到拉肚子,我們也愿意。我們也想要去滿懷正義的去用行動抵制賣青蛙肉的小販……
還有很多很多動畫片,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的童年。
記得小學老師讓我們寫一篇作文,叫做“我做過的有意思的事情”,有個同學是這樣寫的“在中午的時候,我叫家人一起來看電視,指著電視機大聲說‘你們快來看電視啊,《牛間新聞》開始啦’”。只是把“午”看成“牛”,就讓我們全班捧腹大笑了好久……
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記”。
祝各位大朋友們兒童節快樂啦~
【轉發自微信公眾平臺“陪伴Company”,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關注喲~啾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