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旁人說生活不止一面,對于此種說法我是贊同的。
生活本質上就是以多元形式的存在。你我他們在這個雜亂的社會荊棘叢林中,扮演著父母的好孩子乖寶寶,漂亮姑娘的身旁右側摯愛男朋友,亦或是小孩子的“壞爸爸”。
生活中常常會被一個接一個的角色,壓得東倒西歪喘不過氣。你我他們卻還是累的痛并快樂著。我以為,有哭有笑才是最安逸的多元生活吧。
總是嘴角上揚著嘻嘻哈哈,身處溫室花棚中。這樣久了難免會在某一天的,陰雨連綿時忘了帶把小花傘,意料之外的被那不知憐憫的雨水淪成只落湯雞。
就拿我的家鄉關中平原的俗語來說:人長(zhang,二聲)么好事,狗長愛撞頭。
生活就是這樣。有了苦,甜才會顯得令人那么愛惜且彌足珍貴。所謂的瓢潑大雨可以理解為生活的坎坷不幸,一把小花傘便是我們這些平凡人,嘈雜社會中的那一點點只屬于每一個人自己,告慰心靈的避難所。
我最近剛剛讀完路遙先生撰寫的的《平凡的世界》,在有限的歲月里擠出時間讀一本書。我習慣于在閱讀時手邊擺放一杯提神大紅袍。再好不過。
與我而言這該是最愜意的享受。
先生的著作很有嚼頭。好味道。
文中。孫少平與田曉霞晦澀的情竇初開,讓我看了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像是美好向往寄托于此時,失去了對于雙方而言都是一種成長。
所謂平凡生活。
現代社會的你我他們。雖然很難理解身處那個動蕩年代倆人的青春愛情,但是你我他們從二人言行里流露出的青春氣息中,還是可以感受到那股子只屬于年輕人的不服輸精神。這在那個年代都是一模樣兒的,所謂年輕且不羈。
他們無懼身份地位的差距,不顧一切的愛著對方。視對方為自己眼里的那一顆溫潤十足的夢中太陽。
我曹某人很是向往他們那樣的愛情。像一壺陳年泥壇老酒,酒不醉人人自醉。痛快的是,他們那種猶如春風花香自來的氣息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愛著文中的他們。
愛著他們無私的愛。
俗語有云,凡事一切都終將歸于平淡。愛久了遲早都要放下,這是自然界不變的法則。無論你多么的愛,終將會被上蒼看起來無情的割舍,再怎么舍不得也無濟于事。所謂愛在時請珍惜,離開時莫流淚。
小說看似美好的結尾。田曉霞卻在一次意外的采訪抗洪救災前線時,不顧自身安危的救下了一個小女孩。她自己卻深陷泥沙漩渦之中,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她難道不愛自己么?
也許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比命還重要的東西值得我們去赴湯蹈火吧?
我在看到她離開人世的那一刻,作為讀者留下了不知名壯的淚水。一方面為她那花兒一樣的青春隕落感到難過惋惜,另一方面也覺得她雖然離開了人世,但卻實實在在的活在了活著的人心里。直到永遠。
無論如何這是值得驕傲的,聽起來很矯情吧?可事實就是這樣。沒有什么比得上年輕生命突然間終止,更震撼人心的了。
我相信。在坐的每一個人心里,都有一位如同路遙先生筆下田曉霞一模樣兒,如山茶花兒般活潑可愛的姑娘。趁著你和她都還年輕快去追尋吧,千萬別等老了悔不當初。
有時候看似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總是在一念間出現。雷霆萬鈞般打的人們措手不及,毫無還手之力。路遙先生通過田曉霞的死提醒了我無論怎樣青春的愛情,一定一定得趁早,不求激情萬丈引來眾人愛羨萬分,只求愛的清香中帶點甜。安寧的且美好的。
文中的另一段愛情。田潤葉和孫少安的錯過。我是在伴隨著一聲令人毛發矗立的貓叫春時,讀到了他們的愛情。
這讓我再一次確認。有些事情,錯過了便是一輩子。
互相視對方為摯愛的兩人,卻因為社會地位的差距永遠不能在一起,并成為對方懷抱里的那個她/他。值得慶幸的是我生在了這個自由的年代,愛的十足搭個訕便可。
兩段愛情都不曾擁有到所謂的天荒地老。雖然字里行間充滿了遺憾,卻讓我覺得這才是愛情與平凡人生值得回味的事。這一路上總是充斥著各種阻攔,無論愛情、無論生活。
愿你我他東倒西歪奈何還要永不回頭。走下去,堅持住,你不是自己的“別人”。
明兒,我打算乘坐省城西安三號線去看櫻花兒,順道吃一頓久違鴛鴦火鍋涮牛肚。但愿你我他們趁著春暖花開的此刻,在座的所有人也約上自己的知心愛人亦或三五老友去看一場美麗的小白花兒吧。美美地談一場戀愛也好呢。
所謂春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