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寫《脫單,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的過程中,需要搜集一些表情。
搜集的過程中,我驚訝的發現,周迅,即使她不是個明星,而是普通人的話,她也一定是個同性緣、異性緣都好到爆棚的人。為什么這么說?
我們生活中,會看到很多不同的人。
一群陌生人中,有的人,不需開口,就很容易讓人放下戒心,感覺親近;有的人,雖然一臉笑容,但卻似乎本能的讓人不太想接近。剛到陌生的環境,有的人,很容易接到一堆人拋來的橄欖枝,而另一些人,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讓別人走進他。
人與人之間,這種親和力,或者說好人緣,究竟差異在哪里?難道全憑氣場2字?
不賣關子,先搬出兩個指標。
一個叫【好奇心】,另一個叫【開放性】。這兩個詞什么意思呢?
舉例來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幾個朋友。成為朋友意味著什么?
成為朋友,就意味著,
1、你會關心朋友的情況——好奇心。
2、你不拒絕向朋友透露隱私——開放性。
每個人從成長開始,就會漸漸磨練出用直覺別人的好奇心和開放性。當我們看見一個陌生人時,從對方的臉上,我們就能直覺地得出這兩個信號。
當一個人釋放的信號是:無好奇心,意味著他根本不在意別人想說什么——不想聽。所以我們直覺的反應是,還是別靠近他了,省得自找沒趣。
當一個人釋放的信號是:無開放性,那么我們會直覺地認為,這個人不會愿意對我透露TA自己,所以TA也不會愿意當我做朋友吧。
在此,我想先搬出前一篇文章中的對比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分別用ABCD來代表,假設她們是四個顏值、背景都相似的四個人。
假設相遇的場合,是一個陌生的酒會。你看到了陌生的ABCD四個人(無論你是男女),你覺得,她對你的談話感興趣嗎?她愿意與你交換個人信息嗎?
右下的蔡少芬D應該是最好判斷的。她的表情透露出,她對你想說些什么并不感興趣,她也沒興趣跟你透露自己(好奇心、開放性均低)。在這個酒會上,如果沒有身份加持,蔡少芬D很容易被人群所遺忘。
左上的蔡少芬A也比較好判斷,她流露出微笑,然而卻是一種禮貌的表情。似乎是裝出了一部分的好奇心,但卻不足以支撐深入的交談,雖然禮貌,但也會避免透露自己過多的信息。所以,在這個酒會上,如果沒有身份加持,蔡少芬A會互換到十五張名片,然后大家轉身相忘于江湖。(生活之中,我們大部分人會經常處于這個狀態)
上一篇文章中,爭議較大的是右上的蔡少芬B,很多人都說,這個笑容很吸引人,為什么不是最有異性緣的?如果從好奇心和開放性的角度來分析,蔡少芬B表達出了傾聽欲望(好奇心)——她會樂于聽你說話。然而,當你問“嗨,你是一個人嗎?”等各種詢問的時候,她給予的回復很可能是“你猜”——開放性低。她的表情,其實并不愿意過多的透露自己的信息。“愿意聽”會吸引到一些人,而“拒絕說”又會擋住一些人。
做為女生,如果能達到蔡少芬B的狀態,那么很可能異性緣已經不錯了(但同性緣未必好)。而作為男生,達到這個狀態還遠遠不夠。
我想到了下面這幅圖。雖然右邊很帥,但不得不說,如果是生活中的兩個普通人,一定是左邊的人緣更好些(右-開放性不夠導致的距離感)。這個社會對男性的主動性,要求會更高。
再回到剛才的蔡少芬C,雖然青澀稚嫩,但是表達出的信號卻是,愿意聽(好奇心),愿意說(開放性)。這種狀態下的蔡少芬C,往往在生活中,同性緣異性緣都很不錯。
再回到上篇文章中的另一組對比上。
昆凌A,表情的信號是,愿意聽,愿意說——好奇心和開放性都不差。
昆凌B,表情表達出的意味:出于禮貌的聽你說話(而非對你有興趣),并且,別問我隱私,我想保持距離。
人緣好的人,往往見面還未交談時,就能釋放出【好奇心+開放性】這兩個信號。
保持【好奇心】,是一種讓別人受到關注的感覺。很多人際交往的書中,會寫一些技巧,比如,交談時看著對方的眼睛、學會傾聽等等。其實都是同一個道理。
保持【好奇心+開放性】,能夠讓周邊的人更舒適。對于一個陌生人來說,如果你一身問號,想要窺探陌生人隱私,是會糟反感的。但是同時保持開放性,對別人也敞露一些自己,就會使對方更快進入一個松弛的狀態。
你可以問別人的隱私,比如問?“你是剛哪里畢業的/你是在這附近工作嗎”,出于禮貌,對方一般會回復。但如果你聽完他的回復,你就沒動靜了,就會給人一種你在刺探別人隱私的感覺,會引起對方的不舒服。
如果你聽完他的回復,你能同時也“敞開”自己,說一些比如“我是XX畢業的,還以為我們是校友呢/這附近我也是剛巧路過,我平時都在XX上班的,這里還真不熟”。這種開放性,會有效降低別人透露隱私后的不舒服感。
【好奇心+開放性】在相親時,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一場索然無味的相親,很容易出現以下情況:
第一種,沒有好奇心。對方坐在對面,自己根本提不起了解對方的興趣,然后兩個人無話可說。
第二種,有好奇心,但是沒開放性。不斷地問對方,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跟前任為什么分手了?問得多了,對方覺得像被審問一樣……
第三種,沒好奇心,有開放性。只等著對方來問,你雖然什么都說,但是對方覺得不被探索,索然無味。
如果各位還對表情有興趣的話,可以搜索一下周迅的照片,做些對比。讓我感到驚訝的是,似乎無論什么年紀,她的臉上都保存著好奇心,而大部分時候,又同時兼有開放性。
文章最后,我想放張圖片。
不一定要笑容,只要如果一張臉,讓你感覺到,TA愿意聽,不拒絕說,這就夠了。
愛情也講邏輯。
剖析自己的內心需求,洞察對方的本性三觀。
茫茫人海中的快篩技能。
從十萬人中找到的戀人,才能成就最堅固的戀情。
歡迎關注【珍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