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為教師的專業發展點亮一盞明燈
? ? ? --讀吳又存《達成生命成長之美--我的教學新視界》
? 遇見吳又存老師《達成生命成長之美--我的教學新視界》,真的是人生最美的意外,我捧在手里一遍又一遍的卒讀,一次又一次的興奮感動,她就像一個擺渡人,喚醒了正在探尋、處在困惑中的我,在靈魂深處真誠、溫暖且有力的引領著那個在思政課教學中跋涉中的心靈,為我的專業發展點亮了一盞明燈。
? 俞敏洪說:一個人可以過貧困的生活,一個人可以過孤獨的生活,但不能過內心沒有火焰的生活。而書中開篇吳老師就陳述了自己從新老師到杰出教師的成長歷程,讓我頓時覺得成為一名優秀的思政老師并不是遙不可及,并且在閱讀其書時產生了很多共鳴,點燃了我內心的希望之光。真可謂是道相同、心相通、情相融,讓我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新的認識,有了繼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勇氣和底氣。
? 一、勤奮求索勞動美:用專業成長點燃詩和遠方
? 長期以來的中學思政課一直都被視為“副科”,學生不愛學,社會不重視,以至于很多老師在社會上都不愿意說自己是思政課老師(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心理,現在想想可真覺得很羞愧和不應該),教師本人專業方向不明晰,定位不準確,心態也不穩定,工作亦步亦趨,不能理直氣壯上好自己的課程,思政課堂上也是為考而教,上課記條條,考試抄條條,長期以來,教師自己都覺得失去了幸福感!而吳老師,28年來始終不忘初心,不斷探索實踐,始終堅持在思政課教學一線,潛心鉆研思政教學方法,精心策劃每一節課,不斷豐富課程內容,創新課堂形式,古詩詞、情景劇、脫口秀、時政演講、現代辯論、花鼓戲曲等眾多形式層出不窮地都出現在他的思政課上,新潮有趣兒的設計讓學生在交流互動的同時感染了孩子們,與此同時也加深了孩子們對這門課的理解。吳老師他把思政課真正的上“活”了!都說別人因看見而相信,而他卻因為相信而看見!
? ? 也許會有人說這些事情我們誰都會做,很平常呀!可是我想說你會做你堅持做下去了你么?你幾十年如一日每一次都這樣去精心準備了你么?反觀自己,我自己真的覺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自己在這門課的各個方面做的真的差的很遠很遠!與此同時,我也慶幸我早一點遇見了他,每當自己沒有方向,感到迷茫時不能堅持時,我都會隨時再翻看這本書,于是又堅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有了信念支持的動力!
? 二、生發課堂語言美:用教育智慧、專業和真情謀育人之策
? ? 俗語說:“教欲善其事,必先敏其言。”大教育家夸美紐斯也說過:“教師的嘴就像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這些都顯示了課堂語言的重要性。但是現實課堂中,我們很多老師駕馭課堂的語言不足,以至于課堂不高效、學生不愛聽、自己都覺得味同嚼蠟,這怎么能啟人心智、陶冶情操,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 為了增強自身的語言素養,把課上的更好,吳老師經常一個人面對鏡子,聲情并茂地朗讀,或只身來到叢林深處,邀飛鳥作伴,縱情抒懷!他還買了一個袖珍錄音機,外出聽課時經常錄完課堂實錄,回去再逐字逐句的琢磨。自己上課前也是在家里反復練習,講了錄,錄了講,直到滿意為止!讀到了這里我深受觸動,被吳老師對教學的嚴謹、勤奮、用心的精神所折服和激發著!
? ? 教學是學道者更是傳道者,思政課教師要給孩子們埋下真善美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吳老師的思政課總是千方百計的感染觸動學生的心靈。他的課堂不僅在學校,也在社區、公園、博物館等。連他的辦公室也是課堂,除了有請教課業問題的老師,學生們也樂于和他聊家常、聊心里話,他總是知心的傾聽者、耐心的講解者。他說,思政課教師不能照本宣科,必須與學生有心靈的溝通!總之,他的課堂語言美在機智、美在激情、更美在真情!吳老師用為師的智慧、專業和勇氣,用愛心與藝術,用生動活潑、妙趣橫生的課堂,用這種說話的辦法,巧妙地引導學生,智慧的教育學生,不僅關注學生一程,還關注學生的全面、和諧和可持續的終身發展,是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三、舞動筆尖文字美:讓讀書寫作成為自主發展的動力
? 吳又存老師在《“被發展”前途無“亮”,自主發展彩霞滿天》一文中,談到了自己的經歷與感觸:有很多學校為了激發教師自主專業發展的愿望,要求教師制訂出個人教學發展計劃,有的還嘗試建立了固定時間集體備課學習教研得硬性任務。殊不知,諸多人僅僅當作外加任務而已,把固定要交的能填完抄滿就萬事大吉了。而“被計劃”的教師往往缺乏教育理想,為教育奉獻了自己,但專業上不能自主有效地發展,也因此無法用成就來裝點。在我看來,一個教師要想獲得專業發展,就一定要懷著“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去追求發展的目標和價值。只要心中有波浪,才能在行動中泛起漣漪;只有遠方有召喚,才能把平平凡凡的工作做的有滋有味,如詩如畫,生機勃勃。
? 而在上課之外,吳老師作為一名一線初中思政課教師,他還一直沉浸在書籍和報刊的海洋里,凡是能用作教學資料的各類資源,他都會分門別類的粘貼摘抄等!至今,他用一種看似最“笨”的方法,最大限度地積累了30多本剪貼本,100余本讀書筆記,粗略統計越2000萬字。
? ? 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為名師。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教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有可能可持續發展!寫作,能夠提高教育實踐能力,促進反思提升;寫作,是思想的磨刀石,不動筆、不形成文字的思考往往是膚淺、零碎、斷續的,俗話說:“做得好才能寫得好”。寫作的意義在于能強迫人靜下來,把模糊變成清晰,零亂變的有條理,同時寫作實際上就是搜集、整理、讀書積累的輸入和輸出的最好方式。這至今都在激勵和影響著我努力堅持!盡管沒能寫出能夠發表的好文章,但我也持續在簡書app上寫下了近9萬字的各類關于專業成長、熱愛生活的文章!這再一定程度上引發了我的熱愛及向往!我曾立下誓言要在五年內最多要寫出三篇像樣的文章發表到專業期刊!現在仍然熱血沸騰著……也感謝吳又存老師對自己的引領!
四、塑造學生人格美:上好思政課,當好引路人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思政課教師提出六點要求: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在吳又存老師著的這本書中,吳老師從入道開始,就把自己的生命體驗與課堂內外鮮活靈動的生命聯系在一起,他更多的是用自身的故事去引領啟發我們,在他的課堂上始終展現著生命之美、實證生命的價值和升華生命的意義!不是所有老師都能夠把自己的生命與學生得生命有機關聯!他用自己的實際做法,呼吁我們思政課教師要做學生心靈的雕塑家,要告別自卑,執著而自豪地現站在講臺上,教在今天,立足明天,不斷地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唯有這樣我們才能達成無數學生生命成長之美,并使自己的專業生命綻放出美麗的色彩!
? ?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感謝吳又存老師的用心之作--《達成生命成長之美--我的教學新視界》,感謝吳老師用自己真正正正的自我實際行動踐行習總書記的囑托把自己對教育教學的思考和研究持續不斷的傾注,始終如一的堅守用專業成長點燃詩和遠方、用教育智慧專業和勇氣啟發心靈、用筆耕不輟給我們端出好的作品去悟、去思考!一個人只有有了精神上光明、穩定與從容,就會向著那盞明燈不斷的奮斗:上好思政課,當好引路人!但愿吳老師的專著能夠帶給更多同仁以啟示!
未完待續……